给大家看看欧洲的物价,就说维也纳吧,随便进个超市,泰国进口水果能卖到49.99欧一公斤,折算下来一斤得200多人民币,这价格看着就肉疼。 先说收入,维也纳的月收入中位数是4000欧,乍一听换成人民币快3万,确实吓人,但这可是税前收入。 在奥地利,工资税和社保扣得相当狠,像4000欧这样的收入,扣完各种税费和强制社保后,到手也就2500到2800欧左右,直接少了三分之一还多。 别以为福利好就能抵消日常开销,那些医保、失业保障都是兜底的,买菜吃饭、交房租这些实打实的支出,还得靠到手的这点钱。 咱先算最大头的房租,这可是每个月跑不了的固定支出。 2023年底的数据显示,维也纳单室公寓的平均房租是881欧元,这还只是基础价。要是想住得离市中心近点,比如靠近斯蒂芬大教堂那块儿,一居室月租没个1000欧下不来。 就算选郊区,离地铁得坐半小时的地方,也得800到900欧,这一下就把到手收入的三分之一搭进去了。要是拖家带口租两居室,房租直接奔着1500欧去了,压力更别提多大。 再说说天天要吃的口粮,别以为本地菜就便宜。去超市转一圈,普通的全麦面包得2.5欧一个,带点坚果籽仁的能卖到4欧;一升纯牛奶1.2欧,10个装的鸡蛋差不多2欧,这还是本地常见的食材。 要是想吃点肉,猪里脊大概12欧一公斤,牛肉更贵,随便一块牛腱子就得15欧往上。蔬菜也不便宜,一把生菜1.8欧,几个番茄就得3欧,要是想拌个沙拉,光食材就得花小10欧。 之前那49.99欧一公斤的进口水果确实算贵的,但本地水果也不便宜,夏天的草莓论盒卖,一小盒200克就得3.5欧,折算下来一斤快9欧了。 平时要是懒得做饭想出去吃,开销更得往上走。普通的快餐店,一份汉堡薯条套餐得12欧;街角的小餐馆,随便点个意面加杯饮料,人均就得15到25欧。 要是去稍微像样点的餐厅,两个人点两道主菜加酒水,没个80欧根本下不来。维也纳有6500多家餐馆,能撑下去全靠价格公道,但再公道也架不住天天吃,普通人家顶多周末出去改善下伙食。 交通和水电网这些杂七杂八的支出也得算上。维也纳的公交算良心的,年票才365欧元,平均下来一天1欧,随便坐公交地铁,这是少有的能省点钱的地方。 但电费可不便宜,夏天开空调、冬天用暖气,一个月电费就得130到150欧;宽带加手机套餐,每月至少30欧;再加上燃气费、物业费,这些固定支出每月又得200欧出头。 这么算下来就清楚了:房租按900欧算,伙食每天20欧(一家三口的量)就是600欧,交通月均30欧,水电网等固定支出200欧,这几项加起来就1730欧了。 到手2600欧的话,剩下的870欧得应付日用品、衣服、偶尔的医疗自付部分,还有孩子的零花钱,要是赶上朋友结婚随份子,或者家里东西坏了要修,这点钱根本不够折腾。 要是租市中心的房子,或者家里有孩子要养,那基本就是月光,想攒点钱太难了。 这两年维也纳的物价还在涨,去年能源危机的时候,不少东西都贵了一截,虽然政府给了补贴没出大问题,但普通人家的钱包还是明显感觉紧了。 福布斯今年八月刚说,维也纳的生活成本和美国平均水平相当,可美国的税后收入购买力其实更实在些。那些说赚欧元花欧元不觉得贵的人,根本没算过这些细账,欧元的购买力确实比人民币强,但架不住物价跟着水涨船高。 其实维也纳已经算欧洲性价比不错的城市了,比伦敦、巴黎的房租便宜不少,福利还更完善,去年有个土耳其移民失业了,政府给补贴还给免费培训,最后帮他找到了工作。 但就算这样,普通人的日子也就是过得安稳,根本谈不上宽裕。说白了,不管赚欧元还是人民币,过日子都是柴米油盐的算计。 4000欧的税前收入看着光鲜,扣完开销剩下的,真没比国内一线城市的中等收入强多少,所谓的“高收入”,早就被高物价给稀释没了。
俄罗斯对外情报总局这回算是把话说透了,直接指着英国的鼻子爆料,说这个搅屎棍正在偷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