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啃老7年,不上班不出门,他的坦诚比“躺平”更扎心! 26岁的尼这,把自己关家里整整7年了。从大一退学那天起,就没正经融入过社会,每天看书、上网、睡觉,成了标准的“家里蹲”。 这事说起来挺唏嘘,当年他是主动退的学,就觉得学校教的东西没意思,不是自己想要的。本想另寻出路,没成想一宅就是七年,彻底成了“茧居族”。 这七年里他也没闲着,书读了不少,脑子也没停过琢磨,可每次试着往社会里闯,碰个头破血流就缩回来。最后干脆认命,窝家里接着啃老。 更特别的是,他没藏着掖着,反倒站出来说自己的事儿,言语间全是不符合“政治正确”的大实话,但那股坦诚劲儿,还真让人没法直接骂他。 其实尼这不是个例,网上统计说国内“茧居族”至少90万,好多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躲家里逃避社会,靠老的养着。 这些人里,有像尼这一样对教育失望的,也有职场受挫扛不住的,南京就有个31岁的,换了几份工作嫌卷嫌累,干脆宅家三年不跟外人说话。 有人说这是懒、是没担当,可往深了想,哪有年轻人甘愿一辈子窝家里?还不是现实给的巴掌太疼,房价高、工作卷,试几次就没了心气。 尼这自己也纠结,一边读着书想找方向,一边又依赖着父母的供养,这种矛盾劲儿,戳中了多少想逃又不敢逃的年轻人? 他的反思里藏着真相:不是所有人都能按“上学-工作-成家”的剧本走。当努力看不到头,躲进“茧房”成了无奈的自保。 但话说回来,啃老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山东有个35岁的,裁员后没一直躺,靠写自媒体慢慢站了起来,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尼这的坦诚撕开了社会的一道小口,让我们看见那些“脱轨”的年轻人有多迷茫。他们不是天生想啃老,只是暂时丢了方向。 骂没用,嘲讽更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像尼这反思的那样,多问问为什么年轻人宁愿躲家里,或许才能真正拉他们一把,让他们敢重新走出房门。
乡镇朋友一句话戳穿体制内痛点:大家都在等下班等退休,谁来破局?跟一个在乡镇
【23评论】【7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