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大爷花了80元买了一袋大米,大爷蒸熟大米后吃了一些,放了两天后,大爷发现大米的表面裹了一层黄色的物体,如果是坏掉了,大米应该是黑色的,大爷就此怀疑大米有问题,于是联系了厂家,售后惊呼:干了三十年,从来没听过这样的事情。 这米饭是长了啥东西?黄澄澄的一层,摸上去还发黏,活了60年从没见过这阵仗! 杭州的肖大爷站在厨房灶台前,盯着碗里的剩米饭直犯愣。 原本洁白的米饭表面覆着一层奇怪的黄色粉末,像撒了层过期的姜黄粉,凑近闻还有股若有若无的霉味,看得他后脊梁发凉。 肖大爷日子过得节俭,剩菜剩饭从来舍不得扔。 9月20号煮的一锅米饭没吃完,他寻思着第二天热了继续吃,就顺手盛在碗里放着。 没成想临时有事出门,一去就是两天。 等22号回家推开厨房门,那碗剩米饭已经彻底变了样,以往放久了顶多长点白毛,这次的黄色粉末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更让他心慌的是,出门前他还吃了两顿这锅饭,虽然当时没觉得不舒服,但看着这怪东西,心里总像压了块石头。 肖大爷赶紧找了记者帮忙,为了证明不是自己搞了手脚,他当场拆了袋新米煮上:生米颗粒饱满,透着自然的米香。 煮好的米饭洁白蓬松,和平时吃的没两样。 记者追问才知道,肖大爷家里的冰箱早就搬到了另一套出租屋。 他自己吃饭人少,觉得没必要占着个冰箱,还能省点电费,哪成想这节俭的习惯反倒惹了麻烦。 带着疑问,记者联系上了大米厂家,可对方的回应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看了记者发来的照片,厂家负责人语气里满是不屑,从业30年了,大米坏了都是发黑发馊,哪有变黄的?这得是高科技才能弄出来,他就是想讹钱! 这话传到肖大爷耳朵里,他急得直跺脚,我两套房子在这儿,能缺这点钱?我就想知道这东西吃了对身体有没有害! 这层看着诡异的黄粉末,可不是普通霉菌那么简单。 省农科院的作物研究员看过照片后,给出的推测让人心头一紧,大概率是黄曲霉素,这东西毒性极强,是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1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还强68倍。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吵翻了天。 有人替肖大爷抱不平,厂家连样本都没看就说人讹钱,这态度也太恶劣了,分明是不想担责。 也有人觉得肖大爷确实大意,剩米饭常温放两天,换啥米都得坏,这是基本常识啊。 更多中立的声音则聚焦在问题本身,不管是谁的责任,能让大家知道黄曲霉素的危害,这事儿就有意义。 肖大爷的遭遇,说到底是节俭习惯撞上了食品安全盲区,更是企业担当的缺失。 节俭是美德,但不能拿健康当赌注;企业讲效益,更不能丢了诚信。 那碗变黄的米饭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焦虑,也照出了部分企业的敷衍塞责。 毕竟,谁没在厨房见过剩饭菜?谁能保证自家的粮食永远新鲜? 食品安全从来不是“小题大做”,而是每个家庭的底线。 企业多一分严谨,消费者多一分警惕,法律多一分保障,才能让“变色米饭”这样的惊魂时刻,少在寻常百姓家上演。 信息来源:1818黄金眼2025-09-27发布视频
笑不活,浙江,一小伙在爬高空索道时,突然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结果小伙接起电话后,
【16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