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四川成都,男子入住某酒店,洗完澡后,用浴巾擦拭身体,突然发现浴巾上有拳头大的血迹,男子不淡定了,怕自己被感染,赶紧去医院检查。 同时并向酒店提出诉求:如果后续查出感染了其它疾病,酒店要承担后续的治疗费用,同时要求房费退一赔三。 酒店负责人拒绝了男子的要求,表示毛巾上的血迹很新鲜,上位客人已经退房24小时,怀疑男子想讹人。 乔先生在老家医院抽血时,护士看着他的检查单皱了眉。“你这一个月查了3次传染病,是有什么顾虑吗?”他攥着袖子摇头:“就是不放心,想多确认几遍。” 抽血针扎进胳膊时,他又想起酒店店长的话:“血迹那么新鲜,说不定是你自己弄的。”那天从成都回来后,他总觉得身上发痒,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只能靠一次次检查求安心。 时间倒回10月3日下午,成都酒店的浴室里,乔先生盯着浴巾僵在原地。热水还在哗哗流,他刚擦到胳膊,就发现浴巾内侧黏着一片红,不是水渍,是明显的血迹,边缘还带着点湿润。 “喂!你快来看!”他朝门外喊,声音都变了调。同伴跑进来,看到血迹也吓了一跳:“刚才我洗手时,还拿它擦过手背!” 两人赶紧冲去客厅,乔先生翻出自己带的消毒湿巾,反复擦拭皮肤,可越擦越慌,“万一有传染病怎么办?” 那天下午4点,酒店会议室里,店长的话像冷水一样浇在乔先生头上。“我们查了记录,上波客人10月2日中午退房,保洁3点换了新浴巾,5点经理还检查过,流程没问题。” 店长推了推眼镜,眼神里带着怀疑,“你说用了浴巾才发现血迹,这么大一片,怎么会一开始没看见?” 乔先生气得站起身:“我刚洗完澡,浴巾是折叠着的,擦的时候才展开!”他提出要做血迹鉴定,店长却摆手:“鉴定可以,但费用你出,要是最后证明跟酒店没关系,你得赔我们的名誉损失。” 旁边的工作人员还小声嘀咕:“现在有些人就爱找酒店讹钱,说不定是自导自演。” 10月4日早上,乔先生带着同伴去了成都当地的疾控中心。医生听完情况,建议他们做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四项筛查,还特意提醒:“有些病毒窗口期长,至少要复查三次才能排除。” 抽血时,同伴忍不住抱怨:“好好的旅游,变成现在这样,又花钱又受罪。”乔先生没说话,只是盯着缴费单上的金额,这还只是第一次检查的费用,后续复查还不知道要花多少。 从疾控中心出来,他又去了酒店,这次酒店终于松口,说可以退还两晚房费,但拒绝承担检查费和后续责任。 10月5日,乔先生带着带血的浴巾回了老家。他把浴巾装进密封袋,外面又套了两层塑料袋,生怕沾染到其他东西。 当天就去了老家的医院,做了第二次检查。等待结果的那几天,他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一看到手机里关于传染病的新闻就心慌。 朋友劝他:“说不定就是酒店保洁没换浴巾,不一定有病毒,别太担心。”可他总想起店长质疑的眼神,“我必须拿到证据,证明不是我的问题,也不能让酒店就这么算了。” 如今,乔先生已经做了多次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但他还是打算继续复查。“医生说要等三个月窗口期过了才能完全放心,我不想冒险。” 他把所有检查单按日期整理好,和带血的浴巾放在一起,还联系了律师,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不是我较真,而是酒店的态度太让人寒心了,”乔先生说,“他们不仅不反思自己的卫生问题,反而质疑客人讹钱,这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最近,乔先生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很多网友留言表示支持,还有人说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酒店卫生问题,只是没敢较真。 “希望我的经历能提醒大家,出门住酒店一定要仔细检查,遇到问题别忍气吞声,该维权就维权。” 他还打算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提交证据,“就算最后不能拿到多少赔偿,我也要让酒店重视卫生问题,别再让其他客人遭遇同样的事。” 抽屉里的密封袋依旧静静躺着,那条带血的浴巾,不仅是他维权的证据,更是他对消费者权益的一份坚持——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得到一个公平的说法。 信源:男子在成都一酒店使用浴巾发现大片血迹,担心染病要求赔偿,酒店质疑对方敲诈:客人可请机构上门取样送检 2025-10-09 00:40·极目新闻
青海大通,女子喝酒后背着老公跟相好发生关系,之后两人安然睡去,半夜女子的相好起来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