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关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蒋兴良的学历背景引发热议。有人发现,某百科词条显示他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但实际上他是湖南大学邵阳分校毕业,这个学校后来发展成为邵阳学院,并非现在的湖南大学本部。蒋兴良目前是985高校重庆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这一事实与他“双非”本科出身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公开资料,蒋兴良的学术成长路径确实值得一提。他从地方院校起步,凭借自身努力在电气工程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最终成为985高校的学术带头人。这种情况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虽不普遍,但也反映出人才评价不应仅看“第一学历”。近年来,高等教育界逐渐弱化“出身论”,更关注实际学术贡献。蒋兴良的案例正好说明,双非院校毕业生同样能在顶尖高校实现职业发展。 事实上,我国多所重点高校都有类似案例,不少优秀学者并非全部来自双一流高校。这表明人才选拔机制正在多元化,关键在于个人持续的努力和专业领域的建树。 素材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这是真上过大学的人
【3点赞】
东方红日
他这个年龄,当时专科毕业工作二年是可以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上研究生一路读到博士毕业的也不少。那时候博士还是稀缺的,评教授不稀奇。
南江
有问题吗?以前能考上也是百里挑一的。
1100032
小编,你在刻舟求剑吗?那个舟,那时候一年就只能上几十万人,还比不上现在211录取的人数的1/2--2/3。拿现在的双非去比?
锦江书生 回复 10-11 20:47
那个时候整个湖南省,有20万考生,因为通过预考,很多成绩不达标的都不让参加高考了,然后在20万人里面录取的人数包括本科专科还有中专,当时高中录取的中专是上两年学的。所有这些加起来,湖南省的录取名额只有2万多。
用户10xxx28
90年以前的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一般的学生水平差不多,大家都很努力的学习,重点大学的尖子生更多一些
用户54xxx04
要是小编当年 高中估计都考不上
用户13xxx89
湖南大学,湖南师院在湖南建有很多分院,但都是专科。
罗育奇
那年代的中师生比现在本科生都强。
用户15xxx60
三十年前的大专都还可以
zlz 回复 10-11 22:28
那时没有985
流星在哭泣 回复 zlz 10-11 23:06
文字游戏而已,说的是那时候排名全国前几十名的学校。
求不得の匠
如果这个人有水平的话 出身不好又怎么了 到什么时候了 有些还需要问出处吗
用户10xxx44
西安矿院毕业生还当中国矿大校长
驻倭华军
他那个年代,作者没资格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