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10月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表示,美国商会9月间发表报告,阐述了中国如何“系统性地颠覆”其25年前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承诺。 美国商会这份报告,字里行间都在说中国把市场改革、减少国家干预的承诺抛到了脑后,一门心思靠激进产业政策“抢优势”,还逼着外企交技术,末了直接撺掇美国政府“不能再轻信”,得赶紧拿硬招。 可这话说得再掷地有声,细究起来全是站不住脚的说法。 就说他们抓着不放的“强制技术转让”,这指控可不是新鲜事,早在2018年美国就拿着这套说辞把中国告到了WTO(案号DS542),当时指着中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里的条款,说什么侵权责任规定、技术改进成果归属“逼着”美国企业让渡技术。 可事实是啥?条例里写得明明白白,技术进口后要是改进了成果,归谁全看改进方自己,甚至允许双方约定分享办法,这明明是保护创新的规矩,怎么到美国商会嘴里就成了“强制转让”? 更别说这么多年过去,WTO也没拿出中国“强制”的实锤证据,反倒是西门子、大众这些外企扎堆在华建研发中心,去年大众在合肥的创新中心还往德国总部输出了智能驾驶专利,真要是被“强制”,这些企业能傻到持续砸钱? 再聊所谓的“抛却市场改革承诺”,美国商会怕是选择性失明。中国入世25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一缩再缩,2024年干脆把制造业限制全清零了,连金融、医疗这些以前的“禁区”也越开越大。 反观美国自己,一边骂中国“国家干预”,一边砸几百亿搞《芯片与科学法案》,连英特尔、台积电都要拉来持股“保安全”;去年还对全球钢铝加25%关税,理由扯的是“维护产业”,本质就是自家企业扛不住竞争,想靠壁垒续命。 这些单边操作早就违反了WTO最惠国待遇原则,中国按规矩把官司告到世贸组织,反倒成了美国商会嘴里的“颠覆规则”,这道理讲得也太霸道了。 美国商会更没提的是,他们背后那些企业的真实选择。嘴上喊着“不能轻信中国”,可数据不会说谎,去年在华美企里七成多都赚了钱,医疗健康行业快一半的企业还在追加投资。 不是企业不听话,实在是中国的吸引力藏不住——完整的产业链能让零件当天配齐,超大规模市场能快速消化产品,更别说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云南早就出台了技术转让审查细则,每一步都摆在明面上。 这些实打实的优势,哪是美国商会一篇报告就能否定的? 说到底,美国商会这波操作就是替国内那些扛不住竞争的行业找台阶。以前中国靠低价产品打开市场,美国还能忍;现在中国在高端制造、新能源这些领域追上来了,直接戳中了美国想维持技术霸权的痛处,就急着拿“颠覆承诺”当幌子,逼政府出面堵中国的路。 可全球产业链不是过家家,特斯拉在上海扩产、苹果供应链扎根中国,这些企业用脚投票的选择,比美国商会的报告实在多了。 美国商会喊着“要来硬的”,可他们忘了,规则从来不是单方面说了算。中国开放的门越开越大,创新的步越走越稳,这不是“颠覆规则”,是按自己的节奏成长。 真要讲规矩,美国不如先把自己加的关税撤了,别让本国消费者每年多花一千多美元买单,这比啥都管用。 毕竟生意场上,靠指控不如靠实力,靠施压不如靠诚意,美国商会这波造势,到头来怕是只能自说自话。
有什么事是你去了美国才知道的?
【18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