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在当时是非常仓促的。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政变,囚禁曹琨,

飞风说趣事啊 2025-10-10 18:12:59

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在当时是非常仓促的。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政变,囚禁曹琨,解散国会,又把溥仪赶出紫禁城。

溥仪出宫第二天,警察厅通知市民悬挂国旗一日,以示庆贺。好些学校、店铺没接到警察厅通知前,就已经挂上国旗了。

民国都13年了,紫禁城里还住着个“小皇帝”,遗老遗少们照样朝服顶戴地招摇过市,成何体统?许多京城百姓,特别是新派人物都对驱逐溥仪出宫击节称快。

但是段祺瑞和张作霖都先后表态,不支持冯玉祥赶走溥仪。

此时代理内阁总理,并摄行总统职权的人叫黄郛,这人是陈其美和常凯申的盟兄弟。

黄郛为了避免夜长梦多,立即组织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专司故宫藏品的清理与善后。

对于故宫的未来,黄郛政府发表公告称,当清室善后委员会接收、点查清楚后:

“即将宫禁一律开放,备充图书、博物馆等项之用,藉彰文化而垂久远”。

可惜黄郛刚刚任命在社会上声望极高的李石曾担任善委会的委员长没多久,张作霖率领奉系大军进入北京,段祺瑞替代黄郛执政,“清室善后委员会”一下子没有后台了。

清室方面此时也看到了希望,一些遗老遗少四处奔走,要求段祺瑞恢复清室优待条件,还说让溥仪回宫。

但是段祺瑞也不傻,好不容易把清室赶出紫禁城,哪有请回来的道理?因此“清室善后委员会”还是成立了,善委会成立后首要任务就是清点紫禁城国宝。

为了杜绝后患,善委会规定每个点查小组由执行部和监视部两批人马组成,监视部的人选是鹿钟麟的军警。

李石曾规定:每个小组每天去哪间宫室点查,都由委员长在前一日制定;每组成员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当天抽签决定。每组人员排定后,需要在办公处签名,并佩戴徽章,全组一起行动。

查点物品时,由一人唱念物品名称、件数、附件和需要记录的细节;一人登记在册;一人根据登记编号写好号签,贴在物品上。遇到特别贵重的物品,必要时还要摄影,乃至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这是为了防止今后有人偷梁换柱。物品查点后,必须摆回原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得把物品带出室外。还有一人专门负责记录全组的点查情况,包括人员是否更换,哪些物品还没有查之类的杂事。此外,诸如不得在室内吸烟,不得在宫中单独行动等规定,不一而足。

1925年9月,故宫初步的点查工作接近尾声。据当年的《故宫物品点查报告》统计,故宫中共有9.4万余个编号的117万余件文物。

按照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时的规划,1925年10月10日将成立故宫博物院,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出。可到了1925年9月,故宫还远未达到开放的条件。眼看北洋政府对清室一味袒护,善委会又是个临时组织,委员们觉得故宫前途未卜,没准什么时候,清室会杀个回马枪。为了赶紧成立正式机构,把故宫从一个皇家私邸变成一所公共博物馆,1925年9月29日,善委会咬牙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按时开放。

在经过了十几天的紧张忙碌,1925年10月10日下午2时,故宫博物院在乾清门举行开幕典礼。

典礼主席庄蕴宽宣布开会,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长李煜瀛报告筹备故宫博物院经过情形,而后,黄郛、王正廷、蔡廷干、鹿钟麟、于右任、袁良等依次发言。值此双十节,北京城万人空巷,人潮涌向故宫。会后,善后委员会通电各界,宣布故宫博物院成立。

虽然故宫是下午2时才开幕,但那一天早上8时,神武门前就已人头攒动,首日观众超过2万人。

毕竟几千年来,谁能想到有一天普通百姓也能走进紫禁城呢?

1925年10月10日,北京城万人空巷。在汽车还是稀罕物的当时,北京城竟然堵车了……

‌这一天故宫博物院的正式成立‌,也标志着明清皇家禁苑转变为向公众开放的文化殿堂,成为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国宝守护计划我的成长藏在故宫的日升月落里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飞风说趣事啊

飞风说趣事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