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你累死还是猝死,对不起,那是你自己的身体原因。 别不信,这是很多地方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人家给你一份工资,你给人家干活。就这么简单。你的死活,真的,没人关心。 这话听着扎心吧?可你掰开揉碎了想想,现实里多少人正被这句话裹着往前走。去年看某建筑公司的调查报告,有个项目经理连续三个月没休过一天,最后在工地上晕倒,送医后诊断是过度劳累引发的心肌炎。醒了之后第一通电话,居然是甲方催进度的,没人问他身体怎么样,只惦记着图纸什么时候能交。 这哪是什么“潜规则”,分明是把“资本逐利”四个字写在了明面上。你以为的“一份工资换一份活”,到了某些人眼里,变成了“买走你一天24小时的使用权”。加班到凌晨三点?那是你效率低;周末被喊去开会?那是给你表现机会。真等身体垮了,一句“个人健康问题”就能把所有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我认识个做互联网运营的姑娘,去年双十一期间连续熬了半个月大夜,有天早上直接在工位上吐了。领导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说“辛苦你了,再坚持下,项目结束给你补假”。结果项目一收尾,等来的不是假期,是“部门优化”的通知。理由很荒唐:“近期状态不稳定,可能无法应对高强度工作”。你看,连压榨都要找个体面的借口。 更让人寒心的是,这种“没人关心死活”的氛围,正在慢慢变成一种“集体默认”。同事之间聊天,开口就是“昨晚又干到两点”,语气里带着点自嘲,又藏着点不敢停下的焦虑。好像不拼到身体报警,就对不起那份工资,就会被行业淘汰。可谁规定的?工作的本质是谋生,不是卖命啊。 有次跟一位做HR的朋友聊起这事,她叹气说不是不想管,是“制度不允许”。公司要的是KPI,是增长率,至于员工的身体,那是“个人该负责的事”。这话听着没毛病,可细想全是漏洞。如果企业只把员工当“干活的工具”,而不是“活生生的人”,那再高的业绩,也填不满人心的窟窿。 前阵子看到个新闻,某大厂推出了“强制休假制度”,要求员工每个季度必须休满5天。评论区里一片欢呼,可底下有条高赞评论戳中了要害:“要是真能正常下班,谁还需要‘强制休假’?”这话戳破了真相——当“休息”都需要靠制度来强制,说明职场里的“过度消耗”已经到了多严重的地步。 我们拼命工作,是为了让生活更好,不是为了把生活过成“拼命”。那些把“你的死活没人关心”当潜规则的地方,本质上是在透支人的未来。毕竟,没了健康,再高的工资,再好的职位,又有什么意义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至于你累死还是猝死,对不起,那是你自己的身体原因。 别不信,这是很多地方心照不宣
探史官
2025-10-10 16:37:35
0
阅读:149
Max
往深层次里去想,懂的就懂了。
山幽风柔
语文:包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