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联合国官员宣布,由于资金短缺且美国未来出资存在不确定性,未来几个月将

文人学社 2025-10-10 11:45:42

10月9日,联合国官员宣布,由于资金短缺且美国未来出资存在不确定性,未来几个月将裁撤全球四分之一维和人员,约1.3万至1.4万名维和军警将从欧亚非11个冲突区撤离。 这场调整的背后,是联合国持续紧张的财政状况。 2025-2026 财年维和预算原本定为近 54 亿美元,但截至 9 月,维和预算缺口已达 27 亿美元,经常预算会费缺口也有 24 亿美元。 资金缺口的主要原因是会员国拖欠会费,193 个会员国中,仅 61 个履行了全部财政义务,106 个全额缴纳 2025 年经常预算。 美国作为第一大会费国,承担 22% 的常规预算和 28.47% 的维和预算,却已拖欠会费超 30 亿美元,其中包括 2025 年应缴的 8.26 亿美元常规预算分摊及往年欠款。 更严峻的是,白宫在 2026 年财政预算中计划全面终止对联合国维和资金的支付,这让资金前景更添变数。 裁撤计划已明确影响范围。 11 项维和任务中,除印巴观察组和停战监督组织无武装部队外,其余 9 项任务均将缩减规模。 这些任务区的蓝盔部队承担着不同职责:在南苏丹,他们负责保护平民与人道主义援助通道;在黎巴嫩,监督边境停火是核心任务;刚果(金)的维和人员则要应对武装团体冲突。 撤离工作将在 6 周内启动,持续 12 至 18 周,不仅涉及军警人员,大批文职工作者及相关装备也将随之上调。 面对压力,联合国已启动应急措施。 秘书长古特雷斯多次与主要出资国会晤,同时指示各维和特派团在本预算周期剩余 9 个月内削减 15% 预算。 各任务区开始优化人力配置,优先保障平民保护、停火监督等核心职能,暂停部分非紧急基础设施项目。 在塞浦路斯,维和部队已调整巡逻路线,将重点区域的巡逻频次保持不变,非重点区域则改为联合巡逻模式;南苏丹特派团则通过共享后勤资源,压缩物资采购成本。 国际社会的支持为维和行动注入稳定力量。 中国作为第二大会费缴纳国,已明确表示将如期全额缴纳维和经费,近年来会费比例从 2013 年的 5.148% 增长至 20%,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 多个国家也加快了会费缴纳进度,截至 10 月初,全额缴纳 2025 年维和预算的国家数量较上月增加 12 个。 民间组织同样行动起来,全球 20 多个和平公益团体联合发起 “蓝盔后盾” 计划,为维和人员提供物资捐赠与技能培训支持。 维和行动的价值早已被实践印证。 自成立以来,蓝盔部队在全球冲突地区阻止了无数冲突升级,仅在刚果(金)特派团,过去三年就保护了超 200 万平民,协助当地建立 12 个人道主义物资分发点。 即便是在调整期间,各任务区仍在坚守职责。 黎巴嫩边境的维和士兵依旧每日记录停火情况,南苏丹的蓝盔部队继续护送粮食运输车队,这些行动守护着冲突中的脆弱平衡。 美国的资金调整也附带条件,要求部分资金用于其 “特别关注” 的维和区域,如黎巴嫩与刚果(金)。 联合国正与美方沟通,试图在资金使用与任务需求间找到平衡,确保核心任务不受过度影响。 同时,联合国也在推动预算结构优化,减少行政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大作用。 这场裁撤虽带来挑战,却也凝聚起更多共识。 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维和行动是全球和平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支持不仅是义务,更是维护共同安全的需要。 中国等国家的坚定支持、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与联合国的务实调整形成合力,为维和行动的可持续性提供支撑。 蓝盔部队的规模或许在缩减,但全球对和平的守护并未减弱,这种协同之力,正是应对挑战的底气所在。

0 阅读:31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