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宣布了 10月8号,乌克兰议会通过了一项新决议,内容很明确:在当前这个特殊阶段,从村里的议会到州一级的机构,不管是村长还是市长,所有地方工作人员都得留在岗位上,确保地方的日常服务不中断。 这已经是当地从冲突开始后,第16次延长相关状态了,最近一次延长到了11月5日。 之前其实出过实际问题,2023 年赫尔松州那事儿,现在想起来都让人揪心。当时政府大楼受了影响,警察、检察院一股脑全搬到邻州去了,老百姓办事直接成了 “闯关游戏”。 有老人要办养老金资格认证,以前在镇上跑一趟就行,那会儿得坐俩小时车跨州去办,遇上办事人员外出,还得再跑第二趟。有孕妇要开生育证明报销医药费,来回折腾了三趟才办成,回来就累得进了医院。 那会儿赫尔松州的政务办理效率掉了八成,光是投诉 “办事难” 的电话,每天就有上百个,这哪是为百姓服务,简直是给百姓添堵。 为啥非得下这么死的命令?看看现在各地的情况就知道有多难。基辅光是供暖、供水这些民生部门,就有近 1000 名工人上了前线,剩下的人根本顶不过来,焊工、开挖掘机的、收垃圾的司机全成了紧缺人才。 去年冬天更惨,乌克兰一半以上的电力设施都被打坏了,新莫斯科斯克市的市长说,那阵子停电动辄就是好几天,最长的一次停了两周,老人在家冻得直哆嗦,药都没法冷藏。 塞米尼夫卡村更离谱,有些地方从去年 5 月就没通上电,村长急得直跺脚,可维修人员一靠近边境就有危险,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遭罪。 要是地方工作人员再走了,这日子真没法过了。敖德萨因为不少公交司机去当兵,逼得只能培训女司机顶班,不然老百姓出门买菜看病都没车坐。 赫尔松州之前缺电力工程师,冬天管线坏了没人修,居民只能烧木头取暖,不少人还因此一氧化碳中毒。这些事儿都明明白白摆在那:基层岗位哪怕空一天,百姓就得遭一天罪。 可能有人会问,都打了这么久了,为啥还要一次次延长?看看数据就清楚了,光能源 sector 这两年就赔了 120 亿美元,多少设施得修?多少人要吃饭看病? 联合国在马里乌波尔设的公民咨询局,24 个人就帮了近 3 万人,大到申请 1.9 万美元的农业补贴,小到找过冬的稻草,全靠这些人盯着。 维利卡皮萨里夫卡市虽然逃了 3000 人,工作人员也不够,但市长还是硬扛着扩行政服务,就是怕老百姓觉得被抛弃了。这就是留岗的意义 —— 哪怕天塌下来,总得有人守着老百姓的柴米油盐。 泽连斯基 16 次申请延长相关规定,真不是为了别的,要是地方机构垮了,水电停了、养老金发不下来、看病没人管,那才是真的完了。 之前有村子因为村长跟着机构搬走,垃圾堆了半条街,老鼠乱窜,最后还是邻村的干部临时顶班才清理干净。这种教训一次就够了,哪敢再犯? 现在这道留岗令,就是给老百姓的 “定心丸”。村长守着村头的供水站,市长盯着城里的供暖网,警察在街头巡逻,办事员坐在窗口里,这些人在岗位上多待一天,百姓的日子就安稳一分。 冲突里最苦的就是普通人家,不求别的,就求水电气正常、办事不跑腿、出门能安心。这道命令守护的,就是这份最基本的安稳。 说到底,16 次延长的不是什么冰冷的规定,是乌克兰人撑下去的底气。只要基层岗位有人守着,服务不断线,百姓心里就有底,再难的日子也能熬过去。这道留岗令,就是用最实在的办法,护住了老百姓的日子,护住了一个国家的根。
快看!俄乌军事情报头条消息!俄军发现乌军700米长隧道并消灭武装人员俄罗斯军方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