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为什么姓“西门”?说出来也许你不信,这取自严世蕃的字——“东楼”! 说到西门庆,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这个《金瓶梅》里最有名的角色,几乎成了风流放纵的代名词。但有个问题可能很多人没细想过:他为什么偏偏姓“西门”? 这个姓氏不常见。听起来好像只是作者随手起的名号,但背后藏着一段文人的胆量和智慧。这事得从明朝的一个大官说起,他叫严世蕃。 严世蕃来头不小。他是当朝首辅严嵩的独生子。严嵩当时权倾朝野,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严世蕃借着父亲的势力,当上工部左侍郎,实际上却是京城里手眼通天的人物。 这人有个特点,就是贪。 他贪财,贪权,更贪享受。据说他收集的珍宝古玩能堆满几个库房。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喜欢收集古画。不过他的收集方式很霸道,看中了谁家的名画,往往软硬兼施,非要弄到手不可。 严世蕃的生活极其奢侈。他喜欢用白玉做酒杯,用黄金做痰盂。他吃饭的排场比皇宫还讲究,一顿饭的花费够普通人家过好几年。他特别好色,身边妻妾成群,还常常强占他人妻女。当时朝野上下,对他又恨又怕,但没人敢公开得罪他。 严世蕃有个字,叫“东楼”。古人除了名,还有字,东楼就是他的字。这个字取得很文雅,听起来像个读书人的号。 就在严世蕃权势最盛的时候,民间开始流传一本奇书,就是《金瓶梅》。这本书表面上是写宋朝的故事,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里面写的很多事,其实是在讽刺明朝的现实。 书里有个主角叫西门庆。他是个商人,靠开生药铺起家。后来巴结上当朝太师蔡京,认作干爹,当上了理刑副千户的官。西门庆有钱有势后,开始无法无天。 他勾结朝廷,包揽诉讼,欺压百姓。他尤其好色,娶了六房妻妾,还四处勾引有夫之妇。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干得出来。 西门庆,东楼。一个西门,一个东楼。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味道就出来了。东对西,楼对门。这绝不是巧合。 作者兰陵笑笑生是个聪明人。他生活在严嵩父子掌权的时代,亲眼目睹他们的种种恶行。但他不敢直接写文章批评,那会掉脑袋的。于是他想了办法,用小说来影射。 他把故事背景放在宋朝,这样官家就不好追究。他塑造西门庆这个人物,把严世蕃的很多特点都放了进去。比如贪财,比如好色,比如倚仗权势胡作非为。 但最妙的,就是这个姓氏的暗喻。东楼是严世蕃的字,我就偏偏让主人公姓西门。东和西是相反的,楼和门是相对的。这像是在玩文字游戏,又像是在打哑谜。懂的人一看就明白西门庆影射的是谁,不懂的人就当个普通故事看。 这样写既出了胸中恶气,又不容易被抓住把柄。就算严家的人来问罪,作者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写的是宋朝的西门庆,跟你明朝的东楼大人有什么关系?我写的是小说,又不是奏章。 这种影射的手法,在古代文学里很常见。文人既要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又要保护自己,就想出各种巧妙的办法。《金瓶梅》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 西门庆这个形象之所以生动,正因为有现实的基础。严世蕃的很多事迹,都被艺术化地移植到了西门庆身上。比如严世蕃喜欢强占古画,西门庆就喜欢强占民女。严世蕃靠父亲权势横行霸道,西门庆就靠干爹蔡京的势力作威作福。 但《金瓶梅》的伟大,不在于它简单地影射某个人。而是通过西门庆这个形象,描绘了整个时代的面貌。西门庆不只是严世蕃的翻版,他是那个时代很多权贵人物的缩影。 通过西门庆的一生,作者展示了金钱和权力如何腐蚀人性。西门庆从一个普通商人,变成地方一霸,最后纵欲过度而死。这个过程,也是对当时风气的深刻批判。 严世蕃和西门庆的结局也很相似。严世蕃后来被御史弹劾,罪名是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最后被处斩。西门庆在书里也是纵欲而死,不得善终。这种安排,也许反映了作者的一种信念:多行不义必自毙。 所以西门庆这个名字,不只是个简单的符号。它承载着文人的勇气和智慧,记录着一段历史的影子。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言论不自由的时代,有良知的文人依然能找到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 下次当我们再提到西门庆时,也许可以多想一层。这个名字背后,不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人物,还连着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连着一个时代文人的良心和胆识。 文学的力量,往往就藏在这些巧妙的安排里。它让一个名字,穿越数百年时光,依然向我们诉说着当年的故事。西门庆之所以是西门庆,正因为他永远站在东楼的对立面。
1565年,嘉靖决定处斩严世蕃,严嵩跪了三天三夜,也没见到嘉靖。回家后,严世蕃非
【28评论】【6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