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圈都要地震了!赛力斯直接给所有供应商发了死命令——10

烟雨朦胧夜微凉 2025-10-09 02:29:56

这是怎么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圈都要地震了!赛力斯直接给所有供应商发了死命令——10月28日前必须把问界M7供应能力拉到每天1200台。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月要造3.6万辆车,比董事长之前说的3万台目标还要狠!其他车企看到这消息估计腿都软了,这根本不是来竞争的,是来掀桌子的! 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9月23日全新问界M7上市说起。那天一放出来,市场反应就跟炸了锅似的,线上小订量直接冲到23万辆,上市一周大定订单破6万台。这数字搁在新能源汽车圈里,绝对是重磅炸弹。问界M7主打30万级SUV,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起步价27.98万,顶配37.98万,配置上靠华为的ADS辅助驾驶和百变座舱拉人气。结果呢,门店每天接70到80单,进店看车的比平时多一半,销售忙得跟什么似的。订单堆积如山,赛力斯一看,这不是小打小闹,得赶紧把产能拉起来,不然用户等半年提车,那口碑就砸了。 赛力斯这步棋走得实诚。9月28日,他们发了一份联系函给全供应链供应商,直截了当要求10月28日前把问界M7的供应能力提到每天1200辆。函里写得清清楚楚,“立即开展实施,必须按期达成”,没留半点商量余地。这目标听起来简单,算下来一个月就是3.6万辆,甩开董事长张兴海之前公开的3万台月产能目标一大截。为什么这么急?因为订单不是纸上谈兵,23万小订意味着真金白银的用户需求,得实打实交付出去。赛力斯凤凰超级工厂投了40亿,里面3000多台工业机器人,关键工序自动化率100%,从焊接到总装全智能化,本来就为高交付铺路。但光靠自家工厂不够,得拉动整个供应链跟上节奏。 供应链这块儿是最考验人心的。赛力斯没含糊,直接推动核心供应商在厂区周边建新厂,还派团队驻厂盯着进度。电池、电机、座椅这些环节,全得同步扩产。供应商那边压力山大,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组装、物流配送,每一环都得加班加点。听说有些供应商连夜调资源,生产线改造设备得紧急到位。要是跟不上,订单再多也白搭,直接出局。赛力斯这操作,等于把行业从“比谁订单多”拉到“比谁真能交车”的赛道上。过去几年,新能源车企爱玩意向金和小订量数字游戏,实际交付一塌糊涂,等车半年成常态。现在赛力斯亮底牌,日产1200辆这事儿一出,其他玩家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家斤两。 看看周边竞争格局,就知道这冲击多大。理想L7一个月卖1.8万台,极氪001也就1.5万台,在问界M7这产能面前,差距拉得老大。问界系列本来就强势,全新M9每个月稳超1万辆,M8也到2万辆以上。M7上市才三天,就开始全国交付,这速度搁特斯拉当年上海工厂起步时,也就差不多千辆级别起步。赛力斯靠华为合作,智驾和车机系统稳扎稳打,用户黏性高。30万级SUV市场,本来就挤,理想、蔚来这些老玩家份额不小,现在赛力斯用产能说话,等于直接切蛋糕。其他车企要是还停在营销噱头阶段,反应慢了,市场份额就得缩水。资本市场也看热闹,9月29日这消息一曝光,赛力斯股价当天涨7.61%,总市值冲到2798亿,投资者押注的就是这交付硬实力。 这波产能爬坡,说白了是新能源下半场拐点。早期车企拼技术、拼补贴,现在订单泛滥,瓶颈全在供应链。赛力斯这招,表面上看是针对M7,但实际是整个问界品牌的战略升级。凤凰工厂的自动化水平高,机器人臂抓取精度毫米级,焊点激光扫描零误差,交付周期从几个月压到几周,用户提车等不了那么久。供应商建厂周边,物流半径缩短,配件到厂时间从几天变一天,效率翻倍。行业里有人算过,这么搞下来,M7月销轻松破3万,抢占30万级SUV半壁江山。其他企业得学着点,不是光发发布会吹牛,得真刀真枪投钱扩产。像比亚迪、长城这些巨头,产能基数大,但细分市场响应慢了点;小厂更惨,供应链一断就趴窝。 当然,事儿没那么简单。日产1200辆听起来牛,但执行起来风险不小。供应商扩产得砸钱,设备采购、工人培训、质检升级,全是硬成本。万一原材料波动,比如电池芯价格跳水或涨价,链条就绷不住。赛力斯派驻团队是好事儿,但也等于天天盯着,供应商压力翻倍。国际上,特斯拉Model Y上海工厂日产2000辆起步,靠的就是全球供应链深度绑定。中国新能源出口猛增,但国内市场更卷,产能过剩隐忧一直有。问界M7这波,等于给全行业敲警钟:别光比销量数字,得比交付速度。用户现在挑剔,车好不提车快,差评照样飞。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烟雨朦胧夜微凉

烟雨朦胧夜微凉

烟雨朦胧夜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