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9月27日报道,河南,一位妈妈坐了整整10小时绿皮火车,一路颠簸到青岛去看儿子。谁料,儿子看到妈妈,只是嘴唇动了动,扭头一句话都没说!原来,儿子是一名军人,妈妈得知儿子在海边执勤,就坐夜车赶过来,只为了能看儿子一眼。网友评论说:“你看一眼,心满意足,我看一眼,热泪盈眶,致敬我们最可爱的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青岛海边,清晨的雾气混着咸涩的海风。 一位鬓角泛白的河南母亲踮着脚,在舰艇开放日的人群里急切张望。 那时候,她坐了整整一夜绿皮火车,硬座车厢颠簸了十个小时。 此行只为了远远看一眼在北海舰队服役的儿子陈统一。 人群中的年轻战士身姿笔挺,雨衣下的海军制服被海风刮得猎猎作响。 母亲的目光终于锁定儿子,可近在咫尺的两人,谁也没开口。 执勤中的儿子目光始终直视前方,母亲读懂了他的眼神,默默退到一旁,悄悄举起伞替他挡雨。 事后儿子才低声说:“妈,我看到你了,没敢喊。”母亲笑着抹眼角:“他在站岗,俺懂!” 网友看后心中的情绪言语难以表达:“你看一眼,心满意足,我看一眼,热泪盈眶,这就是中国军人和他们的母亲。” 网友直呼:“绿皮火车颠簸十小时,换执勤时的一眼凝望,母爱无声却震耳欲聋。” “军人的转身是担当,母亲的沉默是骄傲,舍小家时有多克制,护大家时就有多坚定。” 看到这位母亲的举动,有网友想起当兵的弟弟执勤时见到爸妈也这样。 这位母亲,从河南民权到青岛,硬座票价省下近百元卧铺费。 换回的是48小时往返、8小时车厢摇晃,和雨中那短暂的凝望。 有人问值不值?她抚着衣角笑:“只要心里高兴,就值得!” 这趟旅程藏着太多中国式母亲的影子:塑料袋里装着儿子爱吃的芝麻烧饼,十小时车程让饼皮发硬,如同她哽在喉头的思念。 她不是第一次为儿子奔赴,当年儿子入伍替她圆了未竟的军旅梦,如今她成了儿子军功章的另一半底色。 列车从郑州驶向青岛,27个站点串联起无数相似的牵挂。 高铁时代仍穿梭的绿皮车,票价不足动车三分之一,成了探亲军属的首选。 硬座车厢里摇晃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大包小包的家乡味。 腌咸菜、手织毛衣、晒干的红薯……每件行李都坠着沉甸甸的期盼。 无声相见的重量,在军人家庭里早被丈量过千万次。 春节时武警战士李坚守执勤,妻女跨越700公里突袭探亲。 女儿连喊三声“爸爸”,他只能以持枪礼回应,下哨后孩子扑进他怀里嚎啕大哭。 军人的克制与军属的隐忍,在责任与思念的拉锯中,淬炼出最坚韧的家国纽带。 那些慢得晃荡的奔赴、羞于开口的牵挂、近在咫尺却说不出的爱。 在时速300公里的时代里,依然用最笨拙的方式守护着最珍贵的东西。 就像母亲们总说的:“你好好站岗,我慢慢老。”
上人民日报了!9月27日报道,河南,一位妈妈坐了整整10小时绿皮火车,一路颠簸到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2025-10-07 17:52:38
0
阅读:10129
淼淼
伟大的母爱。
用户10xxx89
我是转业軍人,部队是有纪律的,站岗是不能分心的,給这位战土点赞!
友友
下了哨位!可以跟部队申请!允许妈妈进部队看儿子
用户10xxx85
什么地方,连句话也不可以说吗
用户10xxx78 回复 10-08 06:03
战士,值勤!!
春夏秋冬
[赞][赞][赞]
用户10xxx45
建议取消高铁,因为价格太贵了老百姓坐不起
用户12xxx87
UC说话可随便,建议AI都去
心态好
感动得流泪
勇敢的心
高铁的初心,应该是让大众老百姓轻松坐的起,不该是商业营利性的
哈哈
小声说几句话有啥影响,都是人,又不是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