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缺席朝鲜阅兵式,中方派出压轴阵容,访朝阵势远超外界预料 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大庆,平壤的阅兵式一向是东亚外交的试金石。 这回,普京没现身,俄罗斯只派出梅德韦杰夫当“代表”,而中国亮出了压轴阵容,政府首脑级领队,访问时间拉满三天,给足了朝鲜面子。 这阵势比外界预想的走个过场强多了,怎么看都是一盘精心谋划的地缘棋,谁都想在东亚这块热土上占点先机。 新华社的报道一语中的,中方高规格代表团10月9日到11日展开为期三天的正式友好访问,这安排比去年普京只待24小时的“打卡式”访问显得分量十足。外交场合里,行程安排就是分量,谁重视谁,一目了然。 中国代表团不仅出席了阅兵,还安排了正式会谈和多轮友好访问,规格和节奏都拉满。 和普京去年飞来飞去、匆匆落地再起飞的节奏一比,这次中国人显得从容不迫,这背后是战略沟通的实打实落地。 环球时报的评论就点到了关键,三天的访问不是走过场,而是落实中朝高层会晤时“加强战略沟通”的承诺。外交场合讲究面子,但更讲究里子。 面子是给朝鲜的,里子则是中国给自己争取的:在美日韩抱团加码、区域博弈白热化的当下,谁能稳住朝鲜,谁就能多一张底牌。 中方这次给出的“含金量”,不仅让朝鲜感到体面,也让外界看清了中国在半岛事务中的话语权。 普京这次没来,背后其实不难理解。2023年俄朝刚签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俄罗斯给足了朝鲜“战略承诺”,这次派梅德韦杰夫来,算是象征性露个脸。 只不过,这位前总统、现任安全会议副主席,如今在莫斯科的话语权早已不比当年。 美媒分析说他“脱离克宫决策圈”,这话虽直白,却也道出了俄罗斯的真实想法:朝鲜关系重要,但乌克兰战场才是当下的重头戏。 拉夫罗夫在去年秋天直接表示“朝鲜无核化已无讨论意义”,俄罗斯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已经实用主义到底。 这回俄方低调参与,实际上给了中国一个外交“窗口”,让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顺势上了一个台阶。 朝鲜对中俄的依赖变得更明显,但中国这次主动出击,不仅填补了俄罗斯留出来的空白,还让自己在东北亚的棋盘上多了几分主动权。 朝鲜这次主动秀外交,想借着阅兵式当一回“地区外交中心”,多少也是在回应美韩军演的强势压力。韩联社的报道说得明明白白,平壤想用活动拉拢大国背书,对抗外部威胁。 中国用高规格访问,既给了朝鲜台阶,也顺手把美国的“印太战略”拉回了现实。 金融时报分析过,当前中美关系僵持,亚太局势起伏不定,中国通过支持朝鲜,扩大了自己在东北亚的外交回旋空间。 说白了,朝鲜想借中国壮胆,中国也乐得借朝鲜牵制一下美日韩的小圈子,彼此心照不宣,各取所需。中国用一场三天的“外交表演”,把自己打造成东北亚的平衡手,让外界不得不重新审视朝鲜半岛的力量对比。 中方这次高调访朝,表面上是礼尚往来,骨子里更像一次主动出击。美日韩的小团体越是动作频繁,朝鲜半岛的地缘局势就越复杂。 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外界,自己才是影响东北亚格局的关键变量。以往俄罗斯在朝鲜问题上还能分点精力,现在一门心思扑在乌克兰,朝鲜需要新的靠山,中国恰好顶上。 这样一来,东北亚的棋局又有了新的变化。权威评论提到,“传统友谊历久弥坚”,中朝关系的战略协作有望更进一步。未来怎么走,谁也说不准,但至少这次,中方的主动落子已经改变了局面。 这一切归根到底,是大国博弈下的现实选择。外交讲究的是分寸感和含金量,中方这次高调出手,既是给朝鲜“撑腰”,也是在国际风云变幻里下的一步先手棋。 美国总统换了人,亚太局势变数不少,中朝关系在接下来的棋局里,注定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时间会证明谁的布局更有后劲,但至少现在,局势的天平已经悄然倾斜。 参考资料:外交部:愿同朝方一道 推动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2025-10-07 10:16·央视新闻
普京缺席朝鲜阅兵式,中方派出压轴阵容,访朝阵势远超外界预料 朝鲜劳动党建党80
飞天史说
2025-10-07 17:42:35
0
阅读: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