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将所有的驰援的科学家全部撤走,临走前,一位苏联专家悄悄告诉中国核武器研究所工作人员:“其实你们有王就够了,他是核武器研究的关键,即使没有我们...” 王淦昌那时候都五十多了,突然接到个任务搞原子弹,二话没说,直接取个化名就去了大漠,他跟领导表态,话不多,就是愿意把这条命交给国家。 这事也不是王淦昌一个人,还有王承书,一个女科学家,刚从美国回来,钱三强找到她,问她能不能去搞高浓铀,她连着说了三个愿意,就这么从家里走了,物理学界再没她的消息,人已经进了西北的厂区,一待就是好多年, 当时气氛很不好,苏联撤走两百多个核工业专家,图纸也带走了,很多人心里都觉得这事悬了,两弹估计搞不成了,聂荣臻元帅在会上发了火,说砸锅卖铁也要搞出来,毛泽东那时候也撂了话,必须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正好,给了我们还不清,中国人得有志气,得争口气。 西北那片戈壁滩上,王承书他们那个团队,就靠手摇计算机算数据,头发白得特别快,硬是提前一百多天把高浓铀搞出来了,这是原子弹最核心的东西,后来十月十六号,罗布泊一声巨响,全世界都听见了。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人花了七年多,我们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毛泽东后来还开玩笑,说真该给赫鲁晓夫发个一吨重的大勋章,要不是他逼我们,我们自己走路还走不了这么快。 就这些名字,还有更多没提的,十几年的销声匿迹,从一头黑发到满头白发,就像一个民族在最难的时候,硬是憋出来的一股劲,一句话不说,一件事就干十几年,把一个国家的未来给撑住了。
1960年,苏联将所有的驰援的科学家全部撤走,临走前,一位苏联专家悄悄告诉中国核
林中欣
2025-10-07 14:45: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