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白宫宣布了 10月7日,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在CNN镜头前宣布:政府每停摆一周,GDP蒸发150亿美元,相当于每周从每个美国人钱包里抠走45美元。 45美元是什么概念?可能是一家人两天的伙食费,或是孩子一周的文具钱,就这么被政治博弈凭空卷走。这数字背后,是无数普通人实实在在的生计。 这场停摆早有预兆。10月1日0时,美国联邦政府因资金耗尽正式“关门”,这是近七年来的头一遭。约75万联邦雇员一夜之间被迫停工,陷入无薪等待的困境。 机场的安检队伍肉眼可见地变长,航班延误成了常态。国家公园大门紧闭,游客中心、厕所全关了,只留下满地垃圾没人清理。计划出游的家庭彻底懵了,满心期待全落了空。 更揪心的是民生服务。护照签证申请遥遥无期,食品安全检查直接停滞,药品审批也卡了壳。疾控中心部分职能中断,眼看流感季要来了,看病买药得排更久的队。 两党还在互相甩锅。民主党骂共和党没诚意,共和党逼着削减医保补贴不肯松口。说白了就是“不想谈拢”,拿民众福祉当筹码,为反对而反对。 这可不是新鲜事。半个世纪里,美国政府已经停摆21次。2018年底那次最长,拖了35天,GDP直接损失30亿美元,不少雇员得靠救济粮过活。 这次的风险更甚。特朗普政府甚至威胁要永久裁员,而不是暂时休假。牛津经济研究院测算,停摆每周会让四季度GDP增速降0.1到0.2个百分点。 旅游业首当其冲,单周损失就达10亿美元,国家公园周边商户每天要亏7700万美元。本就疲软的就业市场,这下更是雪上加霜,大家手头越来越紧。 最讽刺的是预算制度。1976年至今,国会只按时通过过四次拨款,常年靠临时法案续命。这种制度缺陷,造成了两党争斗的温床。 45美元不多,但架不住政治内耗没完没了。当预算案变成选票武器,受损的永远是掏腰包、受折腾的普通民众。这账,到底该谁来埋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讯!快讯! 美国白宫宣布了 10月7日,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
稀饭好吃
2025-10-07 13:14: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