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过,广东惠州一家海鲜餐厅就因为“两个菜661元”的账单冲上热搜。游客杨

夏日朗晴 2025-10-07 10:04:27

国庆假期刚过,广东惠州一家海鲜餐厅就因为“两个菜661元”的账单冲上热搜。游客杨先生带着妻子去海边玩,想着尝点当地海鲜,结果点了一盘炒蛏子和两只螃蟹,结账时直接被价格“刺”懵了——螃蟹每斤188元,2.4斤算下来451元;蛏子每斤68元,3斤要204元,再加上6元茶位费,总共661元。杨先生气得直跺脚:“这蛏子在我们那儿菜市场才十几块一斤,就算翻倍卖我也认,68块一斤也太离谱了!”更让他窝火的是,点菜时老板含糊其辞,吃完才报高价,这哪是吃饭,分明是“被宰”啊! 面对舆论,餐厅老板倒是理直气壮:“膏蟹标价288元/斤,但进货价都要160元/斤,加上人工、租金,卖188元/斤已经很良心了。”他还强调,点菜时明确告知了价格和斤数,监控视频也能证明。可网友们并不买账——有人翻出惠州当地海鲜市场的价格:青蟹零售均价才63.8元/斤,蛏子王55元/斤,就算旅游区有溢价,188元/斤的膏蟹也贵得离谱;更有人质疑,3斤蛏子足够三四人吃,俩人点这么多,明显是“被诱导消费”。 这事儿之所以引发热议,核心就俩字:信任。游客出门旅游,人生地不熟,对价格本来就敏感。商家要是明码标价、提前告知,哪怕贵点,大家也能接受;可要是玩“先吃后报”的套路,利用信息差坑人,那就触碰底线了。就像之前上海那家餐厅,半只鸡卖1999元,说是“365天饲养的清远鸡”,可网友根本不买账——食材再珍贵,也得让消费者觉得“值这个价”啊! 更让人心寒的是,这种“宰客”行为背后,往往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有游客在鼓浪屿遇到“热情大妈”当导游,带去餐厅消费1600元,出门才发现老板给大妈塞了回扣。出租车司机、导游、商家联手,把游客当“待宰的羔羊”,这种短视行为,毁的不仅是某个商家的口碑,更是整个城市的旅游形象。 说到底,做生意得讲良心。明码标价是基本,童叟无欺是底线。游客不是“冤大头”,一次被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来,还会劝退其他潜在游客。监管部门也得硬气起来,平时多巡查,旺季加派人手,发现宰客就重罚,让商家不敢耍花样。毕竟,旅游经济靠的是口碑,坑一个游客,毁的是一片市场。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旅游时遇到过“海鲜刺客”吗?被坑后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硬刚维权?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咱们一起给商家提个醒——诚信经营,才能走得长远! (案例来源:向阳视频)

0 阅读:306

评论列表

熠锋二手物资

熠锋二手物资

3
2025-10-07 11:10

去到任何地方别抹不开脸:多问几句,多看下,如果回复不热情、价格不合理扭头就走[墨镜]!不问百分百消费了之后恼火

西戈

西戈

1
2025-10-07 14:29

为什么宰客还能明正言顺、理所当然?

用户80xxx14

用户80xxx14

1
2025-10-07 14:09

又是乱改新闻,上午明明看到的一样图片说的是连云港的,一个举报少不了

夏日朗晴

夏日朗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