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花大力气推动的原料药“去中国化”,到头来成了笑话。美国药店货架上的阿莫西林原

不破不立人 2025-10-07 08:45:46

美国花大力气推动的原料药“去中国化”,到头来成了笑话。美国药店货架上的阿莫西林原料依旧九成来自中国,自家筹划的本土工厂要么还在打地基,要么投产了也亏得一塌糊涂。 华盛顿的政客们三年前就拍着胸脯保证要重建本土制药供应链。他们设定2027年实现半数原料药自给自足的目标,如今期限过半却只交出两成多的产能答卷。那些获得政府补贴的俄亥俄州工厂开工三个月就被迫减产,中国原料药的价格仅有美国本土产品的三分之一。 美国最后一家青霉素发酵厂早在2004年关停,设备拆解卖作废铁。如今想重建生产线,光应对《清洁空气法》和《超级基金法》的环保审批就需耗费数年。新建符合标准的药厂动辄需要二十多亿美元投入和五到十年建设周期。 礼来宣布五年投资270亿美元,强生追加550亿美元,这些数字听着唬人。现实是新建一条年产2000吨阿莫西林生产线,终端药价得比中国产品贵三倍才能回本。美国消费者根本不愿为一盒抗生素多支付60美元。 欧洲的处境同样尴尬。丹麦雅赛利制药今年5月关闭哥本哈根工厂,将产能转移到中国。这家公司半数产品都在世卫组织关键药物清单上,它的出走让欧洲药品供应雪上加霜。 欧盟自己发布的报告显示,六百多种基础药物面临断供风险,连抗生素和抗癌药都榜上有名。欧洲药价被严格限制,药厂在环保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下纷纷将生产线外迁。 中国制药企业正在走另一条路。山东有药厂投入重金改造环保设施,废水排放降低八成还获得欧洲认证。宁夏的药厂在屋顶铺设光伏板,实现电力自给自足。这种兼顾生态与效益的模式,欧美同行难以复制。 美国试图拉拢印度作为替代中国的供应链。印度海关数据显示,其70%的原料药从中国进口,青霉素工业盐依赖度高达93%。印度药企协会秘书长坦言,他们的安全库存仅够维持45天。 头孢、布洛芬、扑热息痛、肝素针,这些常用药原料大多来自中国。2024年美国仅抗生素原料就从中国进口二十万吨,超过一半供应依赖东方。全球符合标准的大宗原料药生产企业,大半聚集在中国。 石家庄、江苏等地形成了完整的制药产业链生态。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从原料到包装实现一站式解决,物流成本远低于欧美国家。这种产业生态是数十年积累的结果,绝非短期能够建成。 特朗普政府威胁对进口药品加征100%关税。这种政治操弄无视经济规律,美国医院药房里的现实给出最好回应。中国原料药出口企业今年1-8月对美报关量反而增长11%,布洛芬、肝素、维生素C生产线全部满产。 美国本土仿制药协会主席在国会作证时坦言,如果中国断供,美国医院72小时内就会实行抗生素配给制。2025年2月中国延长抗生素原料出口审批一个月,美国医疗机构立刻陷入混乱。 商务部在连云港、台州同步开工第三批“国家医药储备出口基地”,设计产能全部对标美国药典最新标准。项目建成后将使全球青霉素工业盐年产能提升18%。 中国没把原料药当作地缘政治武器,供应链的安全绳却越织越密。太平洋对岸想自己爬出依赖的深坑,得先问问药瓶里那些白色药片答不答应。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美股制药 特朗普药价改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不破不立人

不破不立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