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在高市早苗赢得自民党党首选举后,日元汇率竟然跌1.2% ,这说明市场对于她当选党首以及后续出任日本首相并不看好。 为什么市场很悲观? 第一,她过度依赖美国,同时幻想着快速强大日本,可能会引发区域和平的不确定性,而中国的综合实力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她的行事作风更加务实,在寻求合作的同时也会限制在高新科技等领域的拓展,可能导致日本经济陷入泥潭。 第三,美国对日本征收15%的关税+5500亿美元的投资依然需要执行,而她也承诺了,这相当于掏空了日本的财政。 第四,日本首相更换频繁,但美国并没有给予过多关注,市场对日本经济、政坛波动而担忧。 这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资本最真实的情绪,一种混杂着不安与疑虑的悲观情绪。为什么市场会给出如此迅速而直接的负面反馈?这背后牵扯出的,远不止一两个简单的理由。 市场首先嗅到的是一种危险的气息,一种来自地缘政治的剧烈不确定性。高市早苗的政治标签非常鲜明,她是安倍晋三的忠实门徒,继承了其修宪强军的政治遗产。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鹰派立场,主张日本应该拥有更强的攻击性能力,并且在国防上更加自主。这种想法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她的这种“强大”似乎过度捆绑在了美国战车上,同时又带有一种急于求成的激进色彩。 这就让周边国家不得不警惕,尤其是当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今非昔比,整个区域的平衡本就微妙。 一个试图快速挣脱束缚、却又依赖外部力量的日本,就像一个在钢丝上跳舞的人,市场自然会担心她一不小心就会打破现有的和平局面,引发谁也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这种风险,是资本最不愿意看到的。 紧接着,人们开始审视她的经济账本,结果发现可能更加棘手。她的行事风格被一些人称为“务实”,但这种务实似乎带着一种选择性。 在寻求国际合作的大框架下,她可能会在一些关键领域,特别是高新科技产业,竖起高高的壁垒。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既是为了配合某些盟友的战略布局,也是想保护日本所谓的核心技术。 但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做法无异于画地为牢。日本经济本身就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内需不振等长期难题,科技创新本应是它破局的关键。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自我限制,切断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那么日本经济很可能就此陷入一个缓慢下沉的泥潭,失去未来几十年的增长动力。市场看到的,是一个可能错失时代机遇的日本。 更让市场感到心惊的是,她似乎已经为日本开出了一张巨额的“账单”。为了巩固日美同盟,她不仅全盘接受了美国对日本征收的15%关税,还承诺了高达5500亿美元的投资。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财政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这笔钱从哪里来?最终恐怕还是要通过增税或者发行国债的方式,由日本的企业和民众来承担。 这相当于直接掏空了日本的财政家底,让本就紧张的公共开支雪上加霜。市场会想,一个国家的经济根基被动摇,未来还有多少空间去发展民生、刺激经济呢?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最后,一个无法回避的深层忧虑,来自于日本政坛本身的脆弱性。我们见过太多“短命”的首相,走马灯似的换人已经成为日本政治的一大特色。 这种频繁的权力更迭,导致任何长期的经济政策都难以连贯执行。而这一次,市场似乎还察觉到另一层变化:美国对于日本政坛的波动,似乎表现得有些漫不经心,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力介入或稳定局面。 这种“不过多关注”的态度,反而让市场更加担忧。这意味着日本不仅要应对内部的动荡,还可能失去外部最重要的稳定器。一个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充满变数的日本,如何能让投资者安心持有它的货币呢? 这一系列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共同导演了日元汇率的这波下跌。它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不看好,更是对一种可能到来的未来的集体投票。 那么,市场的这种悲观情绪究竟是杞人忧天,还是一种精准的预判?高市早苗如果真的上台,是会带领日本走出一条新路,还是会验证资本的担忧?这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而你,又怎么看呢?
没想到在高市早苗赢得自民党党首选举后,日元汇率竟然跌1.2%,这说明市场对于她
士气沉沉
2025-10-06 20:50:54
0
阅读: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