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谁继承了唐代文化这个事情,我觉得需要分几个层次来看。1.物质和形式层面

天涯霜雪寒啊 2025-10-06 17:45:04

中国和日本谁继承了唐代文化这个事情,我觉得需要分几个层次来看。

1.物质和形式层面,确实是日本保留更完整。

中国保留的唐代建筑都在山西省,其他省已经消失。经历了宋、元、明、清历代更迭和战争,唐代建筑、服饰等实物保存很少。日本的唐代建筑、文物保存比较完整,比如京都御所、正仓院藏品、东大寺等。如果想看唐朝建筑和文物,要么去山西,要么去日本看。

2.文化层面中国仍然有深厚的传承

唐文化内核,比如诗歌、儒家伦理、开放包容仍然保存了下来,唐诗仍然是中文教育核心,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传承极广。

3.继承唐风是奢侈品

从3000年前周朝开始,“礼仪之邦”就是士大夫自我标榜的话术,和90%以上的底层中国人无关。

中国古代长期是脆弱的小农经济,人均耕地不过4-5亩,长期存在吃饭问题。一垄地、一口水就会导致宗族械斗,极度紧张的资源,导致了底层根本不存在对于陌生人的礼貌。乾隆朝每年因土地、风水、灌溉杀人的案子占40%以上,底层宗族械斗成为百姓日常。在唐代“贞观之治”时期,关中地区两次出现“鬻男女”“卖儿卖女”的惨状,贞观13年巴蜀地区大饥,“人相食”;贞观16年再次出现大规模灾荒,百姓为逃徭役“自折肢体”。

文明的第一条件是吃饭,在长期吃不饱饭的前提下,中国古代社会并不存在“礼貌”的概念,所谓“礼仪”只是士大夫层面的统治之术。

直到1980后代,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民吃饱饭,但城市仍有大量的“待业青年”,小偷、街头斗殴家常便饭。

中国的文明的拐点出现在最近40年,随着就业+吃饱饭而出现,小偷小摸大量减少,街头斗殴明显减少。目前盗窃案比80年代减少95%。

4.“日本和中国谁像唐人”本身就是伪命题

唐代开元时期人均粮食600斤以上,才能出现“夜不闭户,酒肆通宵”的盛景。后面安史之乱后,立马文明倒退,出现了惨烈的“人相食”。

当下年轻人文明礼貌明显比50-60年代人要强,不是因为“找回”了传统文化,而是经济富足、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所致。50-60年代生人成长期人均摄入热量不到现在00后的一半,平均受教育仅为5年,如今年轻人受教育达到13.8年。可见文明是摄入热量+受教育带来的。

文学作品中中国农村“民风淳朴”只是局外人的滤镜,过去真实的农村生存环境严酷,为一垅地大打出手是日常,生儿子不仅传宗接代,还是暴力资源,我就听同桌说过,他们村一个人家里只有4个女儿,没有儿子,被同村人打了以后,喝了农药。至于熟人社会的攀比、为面子砸钱、毫无边界感、宗族暴力、偷庄稼那都是日常。所谓“民风淳朴”只是文人站在远方的滤镜,因为他没有看到过为争一米宅基地,邻居打斗三天,没有看到过农村老人无人赡养喝农药自杀。

只有吃饱饭、法治下沉、人员流动,农村原有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老人安度晚年、偷窃、斗殴等行为才会消失。

真实的唐代文明也伴随着饥荒、人相食,没有必要相像成“礼仪之邦”的盛世。吃饱饭是硬道理,文明才能向前延伸,而非某些人想像中的恢复“文化传统”。

0 阅读:49
天涯霜雪寒啊

天涯霜雪寒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