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10月5日晚的表态,听着像一记闷雷,砸在了这个已经打了快三年的战场之上。 他说俄罗斯正试图趁冬天来之前,集中攻击乌克兰的天然气、电力等民用基础设施,这话并不新鲜,类似的警告从去年冬天就开始有了。 不过这次不一样,这句话后半段提到“世界毫无实际反应”,这等于是公开喊话:别光嘴上支持,得真干点事了。 而真正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还得看他这番话背后的潜台词,那就是俄罗斯现在能这么干,是因为它已经不再依赖通过乌克兰输送天然气。这才是这场能源战争里最关键的一步棋。 要想明白这场博弈背后的逻辑,得先回到几年前。俄罗斯一直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而乌克兰是个重要的过境国家,管道从俄罗斯通往欧洲,有很大一部分要经过乌克兰。 这中间可不是简单的“借道”,每年俄罗斯都得给乌克兰支付一笔不小的过境费,还要按协议向乌克兰提供一定量的免费天然气。 那时候乌克兰虽然和俄罗斯关系紧张,但俄罗斯还真不敢对乌克兰的天然气设施下狠手,毕竟一动就影响整个欧洲的气源,那是要出大事的。 可现在局面变了。早在2021年,俄罗斯就通过“北溪2号”想绕开乌克兰向欧洲供气,虽然项目因为俄乌冲突被搁置,但俄罗斯也没闲着,一直在想方设法减少对乌克兰过境管道的依赖。 到现在,乌克兰境内的天然气输送量已经大幅下滑,俄罗斯开始越来越“自由”地选择攻击目标。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乌克兰的基础设施频频被打,而国际社会的反应却越来越“习惯性沉默”。 因为欧洲的能源安全,现在已经不再那么依赖乌克兰这个中转站了。这场消耗战已经从前线的炮火蔓延到背后的能源系统。 俄罗斯显然是想通过摧毁乌克兰的能源网络,把这个国家拖入一个彻底缺电、缺气、缺暖的冬天。乌克兰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在公开场合强调要“让俄罗斯感受到回应”。 但问题就在于,乌克兰现在手里能打的牌不多。反击的方式要么来自前线战场的突破,要么就得靠外交场上争取更多的实质性援助,单靠喊话已经难以改变局势了。 从最近几个星期的情况来看,俄罗斯的导弹和无人机攻击重点确实在朝着能源设施倾斜。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已经多次发出警告,提醒民众为可能的电力中断和供暖问题做准备。 这和去年冬天的情况如出一辙,不同的是,今年乌克兰的防空力量更紧张,而俄罗斯的攻击手段更灵活。尤其是伊朗提供的无人机,在低空突防方面给乌克兰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这些攻击不像战场上你来我往那么直观,但造成的影响一点不比战斗少,甚至更深远。而泽连斯基的焦虑,也不是空穴来风。 他很清楚,如果国际社会继续慢半拍,乌克兰可能真的撑不过这个冬天。所以他说要“让俄罗斯感受到回应”,其实更像是在提醒世界。 这不仅仅是乌克兰的冬天,也是整个欧洲的考验季。谁都不想看到一个国家在冰天雪地中崩溃,但前提是要有人伸出手,而不是光站在远处喊加油。 所以这事儿,其实已经不是简单的俄乌冲突那么简单了。它牵扯着能源安全、地缘政治、国际援助机制,甚至还包括了各国国内的选举压力和经济问题。 乌克兰的能源设施今天在挨炸,明天就可能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波动、股市震荡、民众抗议,这种连锁反应才是泽连斯基最担心的部分。 参考资料:俄乌冲突 俄罗斯 普京称美对乌提供战斧导弹将令局势再升级 2025-10-03 11:29·央视新闻
俄罗斯要妥协了,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