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全球! 中国对美元下手! 10月1号,中国宣布暂时不买必和必拓用美元结算的铁矿石了。 这个看似普通的商业决策,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激起千层浪。当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时,这场始于青岛港的贸易博弈,正在改写延续半个世纪的美元霸权规则。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这道禁令来得干脆利落。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全面暂停,包括已从澳大利亚矿山运出的船货也不例外。这道命令让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镜头前连呼“令人失望”。 铁矿石是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而中国消费了全球约75%的海运铁矿石。这次暂停采购令发布后,市场立刻作出反应,必和必拓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一度下跌5%。 中国这次出手底气十足。西芒杜铁矿年底即将投产,预计年产量高达1.2亿吨。这个总储量超过22.5亿吨的超级项目,首船矿石将在2025年11月发运。 同时中国国内铁矿开发也在加紧进行。五部门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开工投产、扩能扩产”。 更让澳大利亚坐立不安的是,中国叫停的仅是以美元计价的订单,而以人民币结算的现货仍允许进口。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交易亮了绿灯。 这招直击美元软肋。过去几十年,铁矿石市场一直被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三家占据,买家只能用美元付款。这种局面导致中国钢铁企业长期承受价格波动压力。 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旨在代表国内钢铁企业统一采购铁矿石,作为单一大买家获得更多议价权。如今这家集团正用实际行动推动铁矿石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早已在路上。2022年必和必拓首船人民币结算铁矿石靠泊山东日照港,完成近1亿元交易。同年,力拓公司也以人民币销售了150万吨铁矿石。 全球“去美元化”浪潮为人民币结算提供了外部动力。2023年3月,巴西与中国达成协议,贸易结算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直接采用本币交易。阿根廷也宣布停止用美元支付中国进口商品,转而使用人民币。 青岛港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沿。上半年青岛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2648.8亿元,同比增长130.4%。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13.8倍。 中国这次出手既准又狠。澳大利亚85%的铁矿石出口都依赖中国市场。据澳大利亚政府今年6月的一份报告称,随着全球供应增加,到明年6月,铁矿石出口收益可能会从上一财年的1160亿澳元降至1050亿澳元。 中国不再是非澳不可,而澳大利亚却必须尽快应对。这场博弈没有明显的输赢,但谁能适应新的方式,谁就能继续走在前头。 人民币结算既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强化了人民币结算的市场基础,又为企业降低了汇兑成本与汇率风险。中国正在重塑全球大宗商品定价规则。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震动全球! 中国对美元下手! 10月1号,中国宣布暂时不买必和必拓用美元结算的
欢笑相伴
2025-10-06 11:51:12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