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手!中美贸易战正打的火热,日本宣布对华制裁,将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等23个品类进行出口限制,中国该如何破局? 从日本半导体设备出口额半年跌 20% 到中国半导体设备指数单周涨超 8%,这场技术封锁与突破的较量里,藏着最真实的破局逻辑。 日本这波限制早有预谋,2023 年 3 月先放出风声,把清洗机、沉积机这些芯片制造关键设备纳入管制,7 月就正式落地,23 个品类几乎卡断了先进制程的全流程。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特意把 42 个 “友好国家” 排除在外,出口中国必须逐单申请许可,明眼人都能看出针对性。 到了 2025 年限制还在加码,新增量子计算设备不算,还把 42 家中国实体拉进黑名单,连光刻胶这种基础材料也没放过。 可这步棋显然打错了算盘。中国是日本半导体最大出口市场,每年出口额超 100 亿美元,占其设备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限制一出,东京电子股价累计跌了 15%,JSR、东京应化这些龙头企业利润下滑,只能纷纷下调业绩预期,反倒是不少日本分销商偷偷通过台湾公司倒卖大陆成熟制程芯片套利,毕竟中国 1TB 硬盘价格从 2000 元跌到 200 出头,价差里全是市场的选择。 中国这边根本没慌。政策公示那几个月,企业早把该囤的设备提前备齐,同时国产替代踩下了油门。 北方华创把沉积设备的原子级控制精度提升 30%,上海微电子在光刻胶技术上稳步推进,南大光电更实现了从 90 纳米到 28 纳米的全工艺覆盖,良品率突破 93.7%。 新疆的石英矿纯度达到 99.93%,为这些突破提供了稳定原料,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资源反制更是精准有力。2023 年 8 月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后,欧洲市场镓价直接翻倍,日本信越化学这些企业成本飙升,只能靠回收库存度日。 要知道全球镓产能中国占了绝对大头,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加起来都不到 5%。2024 年底加码禁止镓锗锑对美出口,锑作为军工电池关键材料,一下就让美国产业链绷紧了神经。2025 年 9 月再把钨、碲纳入管控,每一步都踩在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上。 这种克制又精准的应对,正是大国风范的体现。对非敏感国家照常出口,只对美日实施严格审核,从不用一刀切的极端方式,既维护了自身权益,也守住了全球供应链稳定的责任。 效果也很明显,2025 年中国半导体销售额突破 1.5 万亿元,设计业规模迈向 6000 亿元,国产化率从 2023 年的 30% 涨到 40%,中芯国际 28 纳米产线月产能都达到 1500 万片了。 反观日本,一边拿万亿日元补贴搞 Rapidus 计划,迟迟没出成果;一边跑到印度砸 1.5 亿美元建厂,可当地连超纯水管道都得进口,短期内根本形成不了产能。 倒是中国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加速突破,TCL 中环整合硅片厂,华海诚科收购华威电子,2.5D 与 3D 封装技术落地越来越快。国家 “十四五” 规划里半导体研发资金翻倍,光刻胶、电子气体这些卡脖子环节都在攻坚,良品率稳步上升。 现在半导体设备指数单周涨幅能超 8%,9 月 29 日单日成交金额就有 368 亿元,市场用脚投票说明了信心。这场较量里,没有谁能靠封锁赢到最后,日本企业早就开始游说政府放宽管制,只是政治裹挟下收效甚微。 技术突破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但从材料到设备的全面发力已经见到成效。你觉得接下来国产半导体还会在哪些领域迎来突破?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观察。
日本出手!中美贸易战正打的火热,日本宣布对华制裁,将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等23个品
小张的社会
2025-10-06 10:48: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