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宴上,他给万名员工父母发了超1000万 2025年中秋,河南矿山集团的厂区成了热闹的海洋。夜幕刚落,彩灯高挂,上万张餐桌沿厂区铺开,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员工和父母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聊着家常。这不是普通的团建,而是一场持续两天、专为员工父母办的“中秋孝文化节”。 创始人崔培军站在台上,声音洪亮:“咱们工人拼在一线,父母在老家操心一辈子。今天,请他们来,不是走个过场,是真真正正地敬孝心。”话音一落,现场掌声雷动。 那一晚,1.9万名员工父母每人领到了600元现金红包和一束鲜花,有的家属还提前被接到厂区,吃住全包,参观车间,看演出,像过节一样。两天下来,光红包就发出去超过1000万元。没有转账,没有代金券,是实打实的现金,塞进父母手里。 “我儿子在厂里干活,我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这次坐车来,吃得好、住得好,老板还亲自敬酒,我心里热乎。”一位从农村赶来的老人攥着红包,眼眶泛红。 崔培军有个规矩:“手艺再高,能力再强,不孝顺父母,公司不留!” 他常在大会上说:“我替你尽孝,你安心干活。”这不是口号。十多年来,每年中秋,公司都坚持办这场“孝心宴”,红包年年发,标准不降,人情味儿越来越浓。 现场有员工带着母亲和岳母一起来,笑着说:“老板讲公平,两个妈都算数,红包一个不少。”这话引来一片笑声,也戳中了许多人的心——在外打拼的打工人,最怕的就是父母受委屈,而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温暖。 这场宴席,不只是一顿饭、一笔钱。它让父母知道,孩子的努力被看见、被珍惜;也让员工明白,自己不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而是被当成“人”来对待。 企业用真金白银传递孝心,看似“烧钱”,实则是长远投资。员工父母安心,员工自然更卖力,团队凝聚力强了,企业自然走得稳。这种温暖,比任何福利都更能留住人心。 如今,不少企业学起“孝心宴”,但能坚持十多年的少之又少。河南矿山icon的这场宴,不仅暖了员工父母的心,更给行业立了个标杆——企业该有的温度,从来不是口号,而是藏在细节里的尊重。 企业若只盯着利润,终究走不远。真正有格局的老板,都懂得“先暖人心,再谈效益”。毕竟,员工的父母笑了,员工的干劲才足,企业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我父母都不在了,弟弟一家从外地回来过中秋,到我家做客,老公竟然很不高兴的是,
【39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