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固态电池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一辆搭载固态电池的奔驰EQS测试车,

之年爱八卦 2025-10-05 18:22:22

近日,一则关于固态电池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一辆搭载固态电池的奔驰EQS测试车,成功完成了从德国斯图加特到瑞典马尔默的长途行驶,全程1205公里未间断,抵达终点时还剩余137公里续航。 这辆测试车实际展现的总续航能力达到1342公里,背后是奔驰与美国Factorial Energy合作开发的固态电池技术。电池重量能量密度高达450瓦时/千克,比主流锂电池提升了25%,这在保持体积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续航能力的飞跃。 奔驰F1技术团队主导了电池组集成工作,他们采用气动执行器来应对固态电池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这种创新设计保证了电池的长期稳定性,让实验室技术成功经受住了真实路况的考验。 不过测试也暴露了固态电池的软肋。在零下10摄氏度的环境中,充电功率从设计的350kW下降至280kW。这个细节提醒我们,即便是最尖端的技术,在面对复杂现实环境时依然需要不断完善。 这场测试更像是欧洲车企的技术宣誓。在电动车市场被中国和特斯拉快速压制的背景下,奔驰通过固态电池展示了其技术壁垒。这不仅是产品竞赛,更关乎未来行业话语权的争夺。 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量中,中国以7640项占比36.7%,近五年增速位列全球第一。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近期在《自然》杂志发表的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研究成果,成功攻克了界面接触差、离子传导弱的核心瓶颈。 尽管技术突破令人振奋,但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之路仍布满荆棘。全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是液态电池的4-25倍,量产工艺尚不成熟。奔驰给出的量产时间点是2030年前,这意味着消费者短期内还无法享受到这项技术。 当车企们热衷于宣传续航突破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技术的普惠性。真正的技术革命不是制造奢侈品,而是让更多人受益。固态电池能否从高端配置下沉到普通车型,将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真正标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26

猜你喜欢

之年爱八卦

之年爱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