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歼16羞辱的果然是F22!五角大楼对外保密,日澳加被蒙在鼓里。 2025年10月2日,央视《必胜》专题片首次公开了一场2024年发生在东海上空的空中交锋——歼-16战机成功驱离两架美军F-22隐身战机。 这场被五角大楼刻意隐瞒的较量,不仅撕碎了F-22“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悄悄改写了西太平洋的空中力量格局。 事件的主角是西部战区空军飞行员李超,当时他正驾驶歼-16在沿海驻训,两架美军战机突然闯入视野。 这款自2024年起从美国本土紧急部署至日本冲绳嘉手纳基地仅数月的战机,正是号称“全球最强隐身战机”的F-22。 首次空中交汇的瞬间,李超便展现出惊人的战术素养,迅速锁定其中一架F-22,不给对方任何反应余地。 接下来的场景堪称现实版“长空亮剑”。李超操控歼-16拉杆完成桶滚机动,以倒飞姿态悬停在敌机上方,两机座舱盖距离仅10-15米,近到能清晰看见对方飞行员的表情。 这种极限距离的威慑,既是对飞行员心理素质的终极考验,更是对美军挑衅的强硬回应。任何操作失误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但李超的精准操控让F-22彻底陷入被动。 最终,歼-16实现对两架F-22的同时锁定,在绝对的战术压制下,美军战机只能狼狈撤离。 更值得关注的是,经此一役,F-22便彻底从我国近海消失。 要知道,这款战机曾是美军维系西太平洋霸权的“王牌”,如今却在东海折戟,这样的结果足以让五角大楼坐立难安。他们迅速调整部署,结束了F-22在嘉手纳基地的常驻状态。 转而采用“动态兵力部署”模式,试图用频繁调动掩盖此次失利。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五角大楼始终沉默不语,显然已下封口令严格保密,生怕更多细节泄露动摇盟友信心。 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美国的“铁杆盟友”,恐怕至今还被蒙在鼓里。他们或许仍坚信F-22的隐身优势无可匹敌,仍依赖美国所谓的“安全保护伞”安身立命,却不知道这款王牌战机早已在东海遭遇滑铁卢。 要知道,这些国家之所以甘愿追随美国,很大程度上是看中其军事霸权带来的安全感,一旦F-22的神话破灭,他们对美国的信任难免会出现裂痕。 歼-16能以四代半战机的身份压制五代机F-22,绝非偶然,背后是我国构建的“空地天”一体化反隐身体系在发挥威力。地面部署的JY-27A、SLC-6等反隐身雷达。 通过多雷达列阵技术将F-22的隐身信号放大数倍,让这款号称“来无影去无踪”的战机无所遁形。从太空的预警卫星到空中的预警机,再到地面的雷达网,层层布防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天网”,任何隐身目标进入东海空域,都会被第一时间发现、跟踪、锁定。 这早已不是美军五代机首次在西太平洋感受到压力。太平洋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早在2022年就曾公开承认,我们的歼-16在空警-500预警机配合下,已对美军五代机构成实质威胁,中方展现的能力多次超出美军预期。 此次歼-16逼退F-22,不过是这种实力差距的集中爆发。过去美军总以“空中霸主”自居,凭借隐身技术在他国近海横行霸道,如今却在东海遭遇“克星”,这种角色转换足以说明,单纯依靠一两款先进武器就能掌控制空权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五角大楼的刻意隐瞒,恰恰暴露了其内心的焦虑。F-22不仅是美军的核心战力象征,更是其对外军售、维系盟友体系的“名片”。一旦F-22被歼-16压制的消息传开,不仅会影响美国国会对军费预算的审批。 更会让那些购买F-35等美式装备的盟友产生怀疑:连F-22都无法确保优势,我们花重金买的武器真能保命吗?这种信心的动摇,比一场战斗的失利更具杀伤力。 对我们而言,这场胜利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成功的驱离。它证明我国的反隐身体系已具备实战能力,证明歼-16等主力战机的性能与飞行员的素养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更证明我国有能力捍卫国家领空主权与海洋权益。 从过去的“望尘莫及”到如今的“并驾齐驱”,我们空军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生动写照。如今再看西太平洋的天空,格局已悄然改变。美军的空中优势正在一点点流失,而我们的防御体系却日益坚固。 那些还被蒙在鼓里的美国盟友,或许早该看清现实:依赖外部力量的保护终究是镜花水月,在这个实力说话的时代,只有自身强大才能真正安身立命。 五角大楼的封口令可以暂时掩盖失利,但无法阻挡时代交替的浪潮。歼-16东海逼退F-22的那一刻,西太平洋空中力量的天平就已开始倾斜。未来,任何试图挑衅我国领空主权的行为,都将付出应有的代价,这一点,美军清楚,那些被蒙在鼓里的盟友,或许也该醒醒了。
被歼16羞辱的果然是F22!五角大楼对外保密,日澳加被蒙在鼓里。 2025年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05 13:27: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