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我国投掷第一颗实战氢弹,然而,当飞行员杨国祥按下投掷按钮时,氢弹竟然没有动静!紧急关头,领导下令:弃机跳伞,然而杨国祥一个举动,竟然挽救了我国几十亿的损失...... 虽然我国的在1964年就实现了原子弹爆炸,1967年实现氢弹爆炸,但实战上投掷的能力却还没有完全实现,而核武器在实战上的应用,正是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要一步。 由于当时国家的综合实力有限,我国只能选择用飞机去运载投放氢弹,但这个时候我国的空军建设也才刚刚起步,还找不到一架飞机去完成这项任务,于是周总理迅速就召集各单位负责人,最终决定改装强五战斗机。 为了能够适配氢弹的装备和投掷,科研人员们也对飞机进行了多项改装,并且每一个零件都进行了反复的调试。 飞机的问题在解决了之后,就开始选拔飞行员,而选拔飞行员的要求也是极其的苛刻,不仅身理心理素质要硬,政治思想还必须要靠得住。 科学家们在看了许多飞行员的资料之后都感觉不是很满意,就在这时有人推荐了杨国祥。 杨国祥在小时候就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加入了当地的青年组织,在1950年杨国祥便凭借着自己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进入了航校,成为了我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 杨国祥在学校里天赋是最好的,并且还特别勤奋,只用了一年他便掌握了全部的飞行技术。 但当时航校的条件非常的恶劣,只有几架解放时期从国民党那里缴获的飞机,即使这样,杨国祥还是逐渐适应了航校。 在学习结束后,杨国祥也顺利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在1952年中国抗美援朝时,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国家排出了一批飞行员前往朝鲜,杨国祥在朝鲜战争中凭借着自己出色的驾驶技术,即使美国的战斗机都是最新款最先进的,我国还是老式战斗机的情况下,对美国还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于是最终决定杨国祥承担这次投掷任务。 在强五战机改装好了之后,杨国祥便驾驶飞机前往大西北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高强度训练,在投弹训练中更是将误差减小,几乎快达到了完美的成程度。 在训练的同时,他也被要求每天都检查身体情况,甚至不能够和任何人接触,更不能够生病,这些都是为了保证他在进行投弹的那一天身体和心理都能够达到任务要求,能够完美执行任务。 1971年1 2月30日的清晨,杨国祥早早的就已经穿好飞行服,开始对着飞机进行最后的检查,并且在脑中不断回想着投弹的流程。 在起飞的指令发出之后,杨国祥便驾驶着飞机快速的飞向了指定的投弹空域,刚开始的时候,飞行还都一切顺利,并且进入了投弹的准备。 就在投弹的指令发出之后,杨国祥果断的摁下了发射按钮,但谁也没想到,弹仓竟然没有一点反应,于是杨国祥再次调整好之后再次尝试,但依旧没有发射出去。 这时,地面也发现了投掷氢弹失败了,于是对杨国祥发出指令让他立即跳伞逃生。 但杨国祥在接到跳伞的命令之后,立刻就冷静了下来,他认为要是跳伞他自己可以活下去, 但飞机上携带着氢弹,一旦爆炸一定会引发巨大的灾难,即使没有爆炸,损失也是没法想象的。 于是杨国祥迅速向指挥部报告想要带着氢弹回去,但这样的风险却异常大,因为在飞机返航时,必须要保证飞机要平稳落地,要是发生一点颠簸很可能就会机毁人亡,但即使面对这样的风险,杨国祥还是非常冷静的驾驶着飞机。 当杨国祥驾驶着飞机出现在机场众人的眼中时,每个人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都在为杨国祥所担心,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杨国祥慢慢的将飞机平稳的降落在停机坪上。 就在飞机停下之后,每个人都在为杨国祥而欢呼,即使实验没有成功,但杨国祥的举动却挽救了许多人,更是维护了国家的实验成功没有白白浪费。 后来,在专家认真的排查之后,终于找到了故障,也就在一周之后,杨国祥开始了他的第二次飞行投弹任务。 随着氢弹的爆炸,杨国祥成为了我国第一个投掷氢弹成功的飞行员,他也因此被授予了空军英雄的称号。 而杨国祥带氢弹回去的决定,更是为国家避免了巨大的损失,为中国核战略争取了时间和主动权。 如今,我国已经拥有了足够强大的核武器,我们不能够忘记,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无数前辈冒着生命危险才换来了。 这场氢弹投掷实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核武器发展正式迈入实战化阶段,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讹诈,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话语权。 而杨国祥在生死关头的抉择,不仅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铁血担当,更成为了国防史上的一段传奇。 信源:云南网 大漠孤烟直——我国第一颗氢弹实战试验纪实
1971年,我国投掷第一颗实战氢弹,然而,当飞行员杨国祥按下投掷按钮时,氢弹竟然
花朵绽放美好
2025-10-04 23:11:37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