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战场传来重磅消息!尼康突然甩出王炸,全球首台无掩膜光刻机横空出世,直接瞄准AI芯片封装环节,这招避开EUV正面战场的打法堪称绝妙。 尼康这步棋避开ASML垄断的EUV正面战场,专攻AI芯片封装的后道环节,简直是找准了市场的空白处发力。 要知道现在的光刻机战场,前道制造环节早就被ASML牢牢把控,尤其是EUV光刻机,2024年全球出货的212台高端光刻机里,ASML占了201台,市占率高达91.4%。 而且EUV市场更是被它独占,单台售价超过1.9亿欧元,相当于15亿人民币,一般企业根本买不起,更别说和它硬碰硬竞争了。 尼康早年也试过研发EUV光刻机,2007年就造出了样机,但因为没能及时整合资源,最终还是被ASML抢走了市场,再想在这个领域追回来难如登天。 所以尼康干脆转向后道封装环节,这正是踩准了AI芯片爆发的风口。现在的AI芯片可不是单块小芯片,而是要把多个芯片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拼起来,再用精细的线路连接,这就是封装环节,相当于给芯片“搭骨架、接神经”,没有好的封装技术,再强的芯片也发挥不出算力。 2025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而且用先进封装的AI芯片占比超过65%,预计到2030年能突破80%,这块市场的增长势头比前道制造还猛。 台积电早就看透了这点,专门建了嘉义AP7厂区搞先进封装,计划到2029年让这里的产能占全球35%以上,英伟达、AMD这些造AI芯片的巨头都排队等着用它的封装技术,可见封装环节有多重要。 更关键的是,尼康这次推出的DSP-100是全球首台专为后道设计的无掩膜光刻机,刚好解决了传统封装的大难题。以前的光刻机都得用掩膜版,一块掩膜版就得几十万,而且芯片设计只要改一点,掩膜版就得重新做,周期要好几周。 要是做多重曝光工艺,成本还得往上加,良率反而会下降,因为每多一道工序就多一次出错的可能。 但尼康这台机器不用掩膜版,靠空间光调制器技术,就像用精准的光影直接在芯片基板上“画画”,能支持600mm见方的大型基板,分辨率达到1.0μm,完全能满足封装环节的精度要求。 对芯片厂商来说,不仅省了买掩膜版的钱,设计改动后调整起来也快,周期能缩短一半以上,性价比一下就上去了。 这正是尼康一直以来的聪明打法,它不跟ASML比谁的技术更尖端,而是盯着客户的实际需求做产品。尼康半导体事业部的总经理早就说过,他们不求跟对手比参数极限,而是要在同样性能下让客户花更少的钱,这就是性价比优势。 之前尼康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供28nm制程的光刻机,就是因为车企需要这种实用又划算的设备,现在瞄准AI芯片封装,也是摸准了厂商们想降低成本、加快出货的心思。 要知道现在AI芯片供不应求,比如英伟达的H100芯片,很多时候不是造不出芯片本身,而是封装环节卡了脖子,台积电的CoWoS封装产能一直紧张,尼康这台设备刚好能帮厂商们解决产能和成本的问题。 再看ASML,它的重心还在前道的EUV上,忙着把EUV的年产量从2024年的60台提升到2025年的90台,还在研发更高精度的版本,根本没太多精力顾及后道封装市场。 这就给了尼康可乘之机,相当于ASML在前面的山顶占着位置,尼康却在山脚下的黄金地带开了新场子。 而且封装环节的技术门槛虽然不低,但比EUV低得多,尼康有几十年的光学技术积累,做这种设备得心应手。 2024年尼康已经能出货19台高端光刻机,在ArFi机型里占了8.6%的市场,说明它的技术实力完全能支撑起后道市场的需求。 从市场前景看,这步棋更是精准。随着AI算力需求越来越大,芯片封装会越来越复杂,台积电的CoPoS、SoIC这些先进封装技术,都需要更灵活的光刻设备,尼康的无掩膜光刻机刚好能适配这些新技术。 预计到2026年3月这台机器正式上市时,全球AI芯片市场的规模又会涨一大截,到时候厂商们抢着要这种能降本增效的设备,尼康自然能抢占先机。 反观如果还在EUV领域死磕,就算花十年八年研发出来,也抢不过ASML已经建立的生态,毕竟ASML的EUV已经卖了280台,加工过5.25亿片晶圆,客户早就形成了依赖。 所以说尼康这招根本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精准的战略卡位。避开ASML的锋芒,抓住AI封装的风口,用无掩膜技术解决行业痛点,既发挥了自己的性价比优势,又踩准了市场的增长节奏,这波操作确实称得上“王炸”级别。 等到2026年设备正式量产,说不定就能看到英伟达、AMD这些大厂都用上尼康的设备,到时候尼康在光刻机市场的地位又能往上走一大截,这可比在EUV战场硬拼聪明多了。
小米大战苹果,把华为打没了。。一下子想到之前那句名言:老大老二打架,把老三打
【517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