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哈妈妈!”上海,妈妈早上送女儿上学,看到女儿进校园后,就转身回家了,可没过多久,妈妈竟接到了电话,询问孩子今天为什么没去学校,妈妈听着对方的话,有些懵了,我不是刚把孩子送去吗? 火急火燎赶到陌生校园,她提前打开手机,想拍下女儿见到自己时委屈扑过来的模样,可镜头里的画面却让她鼻尖一酸:保安室门口,园长轻轻牵着女儿的手,小姑娘没有哭闹,甚至在看到她时,只是平静地挥了挥手,仿佛这场“意外”早已习以为常。 这不是妈妈第一次“马大哈”。上次接放学,她在隔壁小区滑梯旁等了半小时,最后是女儿凭着记忆找回家,还踮着脚拍她的手背:“妈妈别急,我记得路呀。” 网友调侃“糊涂妈配淡定娃”,可笑着笑着,又忍不住心疼——哪个孩子不渴望被稳稳照顾?女儿的情绪稳定,不过是在一次次“妈妈忘了”里,悄悄把自己调成了“小大人”模式。 她能说清自家地址,能记得妈妈忘买牛奶的小事,却唯独没说过“妈妈你别再粗心了”。这份懂事里藏着柔软的体谅,也藏着提醒:孩子的安全感从不是靠自己“淡定”换来的,那些被忽略的细节里,藏着孩子悄悄收起的慌张,也该是妈妈往后要多上心的方向。
“马大哈妈妈!”上海,妈妈早上送女儿上学,看到女儿进校园后,就转身回家了,可没过
彩虹糖碎片
2025-10-03 22:38: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