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地震,考验美国、印度、日本、乌克兰的时候到了。真正有危险的时候,这些盟友一个都没有露头的。 遇到灾难来临,没有听说这些国家有支援你菲律宾,就是忽悠你买武器,支援你碰瓷大陆,搞所谓的联盟。感觉自己有实力,有美国保护,我们又舍不得打,这回连大自然都看不下去了。 面对接下来破碎的家园,让你的盟友们支持你们重建,加油菲律宾。 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当无数菲律宾人在惊恐中逃离摇摇欲坠的家园时,人们下意识地在等待,等待那些平日里高喊着“同盟永固”、“坚定站在一起”的伙伴们,能带来第一时间的慰藉与支援。 然而,除了社交媒体上几句格式化的慰问,现实显得异常安静。这种安静,与过去那些在南海问题上声嘶力竭的呐喊,在联合军演中热火朝天的场面,形成了刺眼的对比。那些承诺似乎在灾难面前,瞬间蒸发了。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菲律宾在国际舞台上是多么的活跃。从马尼拉到华盛顿,从东京到新德里,一系列的访问和协议签署,描绘出了一幅牢不可破的联盟画卷。 美国承诺加强防务,新增了多个军事基地,说是为了共同的安全;日本慷慨地提供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船,并积极推动防卫装备的转移,说是为了维护地区的法治;印度也热情地拉拢菲律宾加入其“东进政策”的框架,分享着海洋安全的经验。 甚至连远在东欧、自身深陷战火的乌克兰,都能在联合国投票等问题上,感受到来自菲律宾的“支持”。这一切,都让菲律宾感觉自己是国际棋盘上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背后有强大的力量在支撑。 可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就像一块试金石,瞬间检验出了这些承诺的成色。当灾难来临,最需要的不是地缘政治的算计,而是实实在在的救援队、医疗物资和重建资金。 我们没有看到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迅速调转方向,前来参与救灾;也没有听说日本的救援队在黄金72小时内大规模抵达;印度的援助承诺似乎还在酝酿之中。那些曾经信誓旦旦要“保护”菲律宾的盟友们,此刻却集体失声了。 这不禁让人怀疑,他们当初的亲近,究竟是为了菲律宾人民的福祉,还是仅仅看中了菲律宾独特的地理位置,希望将其打造成一个在亚太地区牵制他人的前沿阵地? 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一群热情的朋友围着,鼓励你去挑战一个强大的对手,他们为你加油,为你递上“武器”,告诉你“别怕,有我们呢”。 可当你真的不小心摔倒了,遍体鳞伤地躺在地上时,却发现周围空无一人,那些朋友早已退到了安全距离之外,只是远远地看着。 这种滋味,恐怕比地震本身更让人心寒。所谓的联盟,难道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生意?用“安全威胁”作为由头,推销昂贵的军火,再用“共同价值观”作为纽带,拉着你去碰瓷别人,而真正当你需要帮助时,他们却计算着投入产出比,生怕自己的资源被浪费在“非战略”的人道主义救援上。 大自然或许是最公正的裁判,它从不理会人类世界的复杂博弈。地震、海啸、火山喷发,这些来自地球深处的力量,只会用最原始的方式考验一个国家真正的韧性。 它撕开了华丽的政治辞藻,暴露出最真实的人际关系和国家关系。当一个国家连自己的人民在灾难面前都显得无助,只能寄望于那些虚无缥缈的“盟友”承诺时,这种所谓的“实力”又从何谈起? 感觉自己有美国撑腰,以为我们又会像过去一样投鼠忌器,这种战略误判,这回连大自然都看不下去了,用一场天灾来提醒人们,谁才是真正应该依靠的力量。 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和惊魂未定的人民,菲律宾政府面临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重建之路漫长而艰难,需要的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持之以恒的帮助。 那些平日里把“盟友”二字挂在嘴边的国家,现在正是你们兑现承诺的时候了。别再谈论那些遥远的战略宏图了,先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你们的菲律宾朋友重建学校、医院和道路吧。 加油菲律宾,也请你的盟友们,用行动来证明,你们的友谊,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在真正的危机面前,所谓的国际联盟,究竟价值几何?
墙倒众人推,印度这次是真没统战价值了,联合国第80届大会上,土耳其、沙特、马来西
【3评论】【13点赞】
PANDA
美国一贯拱火炮灰帮它打代理人战争,不会关心炮灰的死活。
创拓者
让说大话的狗当天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