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实在不行你就退圈吧! 主要是大家都看不下去了, 你说说你都54岁了,演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03 05:35:45

于和伟,实在不行你就退圈吧! 主要是大家都看不下去了, 你说说你都54岁了,演技还是几乎 没有天花板,用演技吊打流量。 ​最近他演的《沉默的荣耀》,扮演一个潜伏将军。连导演都忍不住感叹:他演戏像考古,每层情绪都挖得精准。 这话听着像吐槽,其实是观众憋不住的“凡尔赛”——哪有人真盼着演技顶流退圈?分明是看他54岁还把角色演得戳心窝子,连流量明星靠滤镜撑起来的热度都被他的实力压下去,故意说反话逗个乐。毕竟现在演艺圈里,能做到“演一个像一个,演一个记一个”的演员太少了,于和伟偏是那个把“角色烙印”刻进观众心里的人。 谁还记得他早年跑龙套的日子?2003年演《历史的天空》,他戏份没多少,演的反派“万古碑”却让人恨得牙痒痒——不是靠夸张的表情,是连眼神里的阴鸷都藏着戏,哪怕站在主角身后,也能让观众注意到这个“不简单的配角”。那时候他刚出道没几年,没名气没资源,却对着剧本抠细节,连角色说话的语速、走路的步态都反复练,就怕自己撑不起这个小角色。后来他说“每个角色都像要跟我过日子,得摸透他的脾气”,这份较真,从龙套时期就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就说《沉默的荣耀》里的潜伏将军,这个角色难就难在“忍”——表面上是温和的文职官员,心里却装着千钧重担,连笑都得带着三分克制。于和伟怎么演的?有场戏是他接到上级密令,镜头怼近他的脸,他没说话,先是指尖轻轻攥紧了桌布,接着喉结滚了一下,最后眼神从迷茫转到坚定,短短三秒,把“震惊-挣扎-决心”三层情绪全透出来了。导演说他“考古式演戏”,可不是瞎夸——为了这个角色,他翻了好几本抗战时期的潜伏者回忆录,还专门去请教历史学者,就为搞懂“那个年代的人,面对生死抉择时会怎么呼吸”。 现在不少流量演员拍戏,台词靠配音,情绪靠眼药水,连走位都要助理提醒,对比之下,于和伟的“较真”更显难得。拍《觉醒年代》时,他演的陈独秀,青年时激昂、中年时落寞,每个阶段的状态都不一样。为了演好晚年陈独秀的沧桑,他主动减重10斤,还故意把头发留长没剪,让自己看起来更憔悴;有场在雪地里演讲的戏,零下十几度,他不用替身,光着脚站在雪地里拍了三遍,直到自己觉得“眼神里有那股不服输的劲”才停。 观众说“看不下去”,其实是看惯了太多“敷衍的作品”,突然遇到于和伟这样把演技当回事的演员,忍不住又惊喜又“贪心”——既想他多演几部戏,又怕他太累;既希望他能“吊打流量”,又心疼他54岁还在片场抠细节。可于和伟自己好像从不在乎这些,他只在乎“下一个角色能不能让自己满意”。 这样的演员,哪能让他退圈?咱们巴不得他多演几年,多给演艺圈留些“能扛得住时间的好角色”。毕竟,好演技从来不怕年纪,怕的是没人愿意像他这样,把演戏当成“一辈子的事”来琢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