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细品刺杀小说家2电影刺杀小说家2造浪吧国庆档影评 我先把话撂在这儿,看看几年后,我说的对不对:
如果有《刺杀小说家3》,导演路阳要么会亲自上阵,要么会找个演员来演自己。
我们都知道,《刺小2》跟上一部最大不同的设定是“双向穿书”,《刺小 2》最核心的突破是“双向穿书”设定 —— 书里书外的人能互动、跨世界穿梭,书内角色到书外世界几乎是碾压级存在。
直到看了彩蛋,我才反应过来导演为什么这么设定故事背景。
整个故事其实有三大男主:
少侠空文→小说家路空文→导演路阳,
三者分别来自小说世界→电影世界→电影现实世界。
从男主“路空文”这个名字来看,这个角色身上绝对有路阳导演的自我投射,毕竟原著里这个角色只叫小说家。
“路”是导演的姓,“空文”则暗合创作者的共同困境:文字若不被坚守,便可能沦为无法兑现的空文。
整个故事的核心,正是创作者通过解构自己的世界,实现创作涅槃。
当《弑神》写到第三部,“弑神”的对象恐怕会指向导演自身。
1 先问“神”是谁
要想聊透这个故事,得先达成一个共识,“神”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弑杀TA?
我将片中频频提到的“神”暂且定义为三种支配力——
对书中角色而言,是因果宿命;
对小说家而言,是资本心魔;
对电影叙事而言,是导演的绝对权力。
由于片中人不知道这种冥冥之中的不可抗力为何物,便称之为“神”。看清了“神”的真面目——
2 再谈为啥“弑神”
简单来说,“弑神”的底层逻辑依旧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叙事,内核都是角色对“不可抗支配”的突围。
但比起第一部 “小说推翻资本”,第二部的 “弑神” 早已升级:从 “推翻外物” 变成 “重塑内在”。
小说世界:少侠的宿命突围
故事接续上一部,自从空文杀死赤发鬼之后,云中城格局骤变,统治权旁落,新的统治者大肆清算赤发鬼的信徒(实则被迫当了信徒)。
民间盛传赤发未死,他偶得一种神器,可以引领他找到传说中的“神”,从而获得修改世界的伟力。
赤发让少侠空文通过神器看到了朋友的死亡与牺牲。空文想改变从神器中看到的未来结局,不顾朋友的反对和离去,忍耻和赤发合作,踏上寻找“神”的征途。
对少年空文而言,他有点察觉“神”是某种剧情宿命,正因此朋友的生死、世界的存亡,似乎早已被这个神的叙事线钉死。
只不过他不确定这个猜想究竟是真的,还是自己的臆想。万一是真的,那自由意志就不存在了,眼下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这是空文想跟随赤发寻神的根本动机。
电影世界:小说家的心魔困局
故事一开始,一个叫蝉的人冒充小说《弑神》的作者,名利双收。而真正的作者路空文反而被打上了抄袭者的标签,还无法自证清白,只能终日得过且过。
由于无人能保质保量地续写《弑神2》,盗书贼“蝉”扮作好人面孔,以公开道歉、恢复名誉为诱饵,请路空文重新出山。
渴望认可的路空文不顾朋友劝阻,一头扎进陷阱 —— 此时他面对的,是化身为“赤发鬼” 的自我心魔:
被资本诱惑时是 “贪念”,
写不出结局时是 “痴念”,
与朋友决裂时是 “嗔念”。
所以蝉看过初稿的时候, 才会笑问路空文,大反派赤发的灵感来源是不是自己?
“蝉”这个名字设计得颇有意思,你最容易联想到蝉鸣,恰好对应了蝉的种种操控舆论、制造声量,甚至垄断话语权的行为,他通过互联网和水军(蝉群齐鸣)可以轻易将另一种声音覆盖。
如果说第一部“弑神”指的是,在资本掌控的现实里,一个找不到出路的小说家,最终用小说的力量,完成了刺杀资本家/赤发鬼的历程。
那么第二部中,从小说家路空文到少侠空文,他们的“弑神”已经不是要推翻什么资本/因果力,而是想夺回自我叙事主权。
3 为什么赤发鬼不能被一句话写死?
第二部很多设定已经完善了很多,至少,路空文即便是弑神世界的创造者,也不能写个“赤发鬼暴毙”就完事儿了。
路空文只能用“神笔马良”式的创作,依托小说世界已有的规则与事物,对抗赤发鬼,比如复制粘贴式招雷引电劈赤发。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两个赤发鬼,两者虽然都顶着邓超的脸。
一个是路空文的贪念心魔,诱使路空文拥抱资本、服从资本,另一个是小说世界中的赤发,试图利用神器找到小说世界的神。
两个赤发也互有对应,小说人物赤发这个角色来源自路空文“贪嗔痴”的心魔:
赤发的头发能够吞噬一切,夺取对方的秘术,对应贪;
为了达成目的,他不习叛变昔日战友,其中包括空文的父亲久天,对应嗔;
他迷恋权力,追寻绝对意义的主宰,为此可以放弃一切,对应痴。
正因此,路空文无法简单地用键盘“写死”赤发鬼——那等于一键删除人性的阴暗面,这并不可能。
影片结尾,赤发鬼坠楼失踪,路空文可以重开新篇,少年空文守护了朋友 —— 没有神的救赎,只有人的自救。
路空文本来很担心自己再继续创作,会影响到小说中空文和他的朋友们的命运,可是少侠空文鼓励路空文继续写下去,他相信这位“创造者”。
这似乎点破了故事最终答案?
“弑神”不是为了成为新的“神”,而是为了打破“神的支配”,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创世者”?
我觉得并没有,至少故事没有明说,赤发鬼见到大势已去,为什么选择坠楼的动机,他那股子逆天改命的狂傲,而像是认真活过的证明。
与其说,赤发鬼因想成为神而毁灭,不如说,他最后坠楼是挣扎无果后的自我幻灭。
为什么?
答案就在彩蛋里。
4 导演是最后的“神”吗?
彩蛋最后似乎揭示,当路空文以为自己掌握了自由意志,笔记本却传来信息 —— 写不写《弑神3》,根本不由他决定。
显然,路空文之上还存在一个“神”,在左右电影世界的角色意志,显然这个“神”就是导演。
不论小说世界,还是电影世界,所有角色争夺的叙事主权其实由导演路阳垄断。
在小说世界里,路空文握着“创世叙事权”—— 小说世界的规则、角色的生死、力量的分配,全由这位“神”键盘定夺。
在电影世界里,掌握“定义一切权力”的是导演本人,我很好奇第三部导演会怎么拍,会不会有现实的清晰映射,比如“蝉”代表的资本对创作的操控,是“舆论战”里垄断真相的话语权。
或许第三部的真正高潮,将是路空文(创作者的代表)对路阳(导演权力)的“弑神”。
只是不知道路阳导演最后会给这个故事怎么收尾,或许终极答案是:
“真正的叙事权,不在任何神手中,而在忠于自我的创作者笔下。 ”
如果《刺杀小说家3》结尾是,路阳“拍”小说家路空文,而少侠空文连穿两次世界,来到现实维度取代了路阳,用他的身份完成了《刺杀小说家》整个三部电影所有创作,那么将是绝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