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刚看到个新闻,人都傻了。 一个25岁的上海姑娘,为了减肥,活生生把自己的胰腺,给饿到“自杀了”。 字面意思,胰腺把自己给“吃”了,坏死了。 姑娘刚毕业没多久,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身边同事大多身形纤细,每次团队聚餐她都躲在角落,怕被人议论“胖”。刷社交平台时,满屏都是“水煮菜瘦身法”“零脂饮食挑战”,看着别人晒出的体重变化曲线,她动了心。 起初只是晚餐换成水煮菜,后来觉得效果不够快,干脆三餐全改成清水煮西兰花、生菜和少量鸡胸肉,油盐酱醋全戒掉,连坚果都不敢碰一颗。 体重秤上的数字降得飞快,她偷偷拍了对比照发在社交平台,收获不少“自律”的夸赞,这让她更坚信自己选对了方法。 没人知道她背地里有多难熬。饿到凌晨睡不着时,她就喝凉水填肚子,头发大把大把掉,指甲脆得一折就断,可同事一句“你好像瘦了”,就能让她把所有不适都压下去。 直到某天加班时,她突然腹部剧痛,像有把刀在搅,冷汗瞬间打湿衣服,被同事紧急送进医院。CT结果出来,医生都皱了眉——胰腺已经大部分坏死,腹腔里全是渗出的炎症液体。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胰腺外科的刘文生医生解释过这种情况,胰腺是个需要“信号”的器官,脂肪摄入是刺激它正常分泌胰液的关键。 长期一点油不沾,胰腺“没活干”就会分泌紊乱,胰液排不出去,里面的消化酶会反过来“消化”胰腺本身,这就是所谓的胰腺“自杀”。 姑娘这半年的饮食里,不仅没有优质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也严重不足,胰腺细胞得不到修复,免疫力跟着下降,一点紊乱就引发了急性炎症,最终走到坏死的地步。 更可怕的是,她不是个例。现在太多人被“极端瘦就是美”的观念裹挟,把“无油饮食”当成健康圣经,却不知道这是在拿身体赌命。 急性胰腺炎发作时的剧痛只是开始,胰腺坏死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腹胀、黄疸、低血压接踵而至,严重的还会休克,就算抢救回来,胰腺功能也很难完全恢复,甚至可能诱发糖尿病。 这些人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脂肪不是敌人。刘文生医生特别强调,优质脂肪比如坚果、鱼油,是维持胆囊收缩和胰腺功能稳定的关键信号。缺乏这些信号,胆汁会淤积,胰管压力升高,炎症风险直线上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早就明确,健康减重需要创造合理热量缺口,但必须保证营养结构完整,每日摄入不能低于1200千卡,还要均衡碳水、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 姑娘的悲剧,根源是对减肥知识的无知,更是被畸形审美绑架后的盲目跟风。她以为减掉体重就能获得自信和认可,却没意识到身体的耐受度有底线。 那些鼓吹“3天瘦7斤”“零脂断食”的方法,减掉的大多是水分和肌肉,只会让基础代谢越来越低,一旦恢复饮食就会反弹,还可能留下不可逆的伤害,比如月经紊乱、骨质疏松,甚至像她这样伤及内脏。 送到医院时,姑娘的胰腺已经失去大部分功能,只能靠药物补充消化酶和胰岛素维持。她躺在病床上,看着自己因为营养不良蜡黄的脸,终于后悔了。曾经追求的体重数字,此刻在健康面前变得毫无意义。 减肥的本质应该是让身体更健康,而不是走向自我伤害。真正的自律从来不是极端节食,而是学会科学搭配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把对体重的执念转化为对生活方式的管理,才能既拥有好状态,又守住健康底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天,刚看到个新闻,人都傻了。 一个25岁的上海姑娘,为了减肥,活生生把自己的胰
名城探寻
2025-10-01 17:51:33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