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老板吐槽:月薪6000包吃住,却招不到一个年轻人! 最近听朋友说他工厂老板愁得不行:“月薪开到6000还包吃住,年轻人来车间转一圈就走了,宁愿去送外卖!” 你说他们图啥?我琢磨了下,发现这事不简单: 第一,年轻人要的不是“生存”,是“生活” 工厂流水线像按了暂停键——每天12小时重复同一个动作,请假看脸色,休息要批准。 而送外卖,累了能路边刷会儿视频,烦了能随时下线。“自由无价”四个字,真不是虚的。 第二,工资账不能光看数字 朋友算账:6000元=底薪2200+加班费+全勤奖+夜班补贴,扣完社保到手5000多。 外卖小哥晒单:雨天一单加价,午高峰连跑5单,平台直接奖励——“每一滴汗都看得见回报”。 第三,尊严比工资重要 “上次他们招了个大学生,组长当着全车间吼他动作慢,第二天人就消失了。” 年轻人可以接受辛苦,但拒绝“被当机器”。他们带着抖音、B站的眼界走进车间,却发现这里还停留在20年前的管理模式。 其实不是年轻人不能吃苦,而是他们更懂得权衡—— 用同样的汗水,是换一个看不见未来的岗位,还是换一份能喘气、被算法尊重(至少表面尊重)的工作?
外蒙古的年轻人最想逃离的其实不是穷困,而是隔壁的内蒙古。乌兰巴托的冬天取暖还靠
【73评论】【6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