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中国愿意,菲律宾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省!”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曾公开表态,事

沈言论世界 2025-09-30 16:45:12

“要是中国愿意,菲律宾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省!”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曾公开表态,事后就连菲律宾国内的人也在骂他愚蠢,那他当时为何要这样说呢?他真的愿意归于中国吗?   杜特尔特的这番话,最早出自2018年6月他在达沃的一个商业论坛上。他原话的语气是半开玩笑性质的,但用词却毫不含糊。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中国的“友好”,也不是他第一次引发争议。实际上,自从他2016年上任以来,杜特尔特就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向东看”倾向,多次公开表示希望远离传统盟友美国,转而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他甚至在2016年访华时宣称“与美国分道扬镳”,这种表态在当时也引起不少震动。   但说句实话,即便是再怎么亲中,也不能真的把菲律宾“送出去”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杜特尔特不可能不懂这点,他是律师出身,长期担任达沃市长,对于国家主权的概念并不陌生。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到底想不想“归属中国”,而在于他用这种夸张甚至带点荒诞的说法,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政治效果。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当成是一种政治暗语或策略性表达,很多东西就变得更加清晰。   首先,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正值南海争议持续升温,而菲律宾在2016年赢得南海仲裁案后,却并没有采取强硬立场去执行裁决,反而选择了冷处理。   杜特尔特此举其实是在用一种极端话术,向外界传递他对中菲关系重视程度的信号。他极力想要从中国获得更多投资与援助,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反毒战争方面寻求支持,而这句话就是一种“做给北京看的表忠”。   他不是不知道这番话会在国内引发争议,他更不是不清楚这会被外媒解读为“卖国”,但他愿意承担舆论代价来换取中国的实质利益支持。   再者,从菲律宾国内政治来看,杜特尔特长期以来一直以“反建制”“反传统精英”的形象示人,他喜欢讲粗话,喜欢挑战既有权威,甚至不惜用一些极端言语来制造话题。   这种风格在菲律宾贫困和中下阶层中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他们认为杜特尔特“说话接地气”,不像其他高高在上的政客一样虚伪。   因此,他说“菲律宾可以做中国一个省”,在他眼里也许就是一种“脱口而出”的玩笑,用来凸显他与其他政客的不同,甚至是一种刻意制造舆论的方式,转移国内对其他问题的关注。   当然了,这种说法在外交层面上不可避免地引发误会和不安。菲律宾国内媒体和评论界普遍认为,这种言论削弱了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也容易被对手国家当作“软弱”的信号。   杜特尔特任期内多次因亲中立场遭到反对派批评,尤其是在面对中国渔民在争议海域活动、菲律宾渔民权益受损等问题时,他政府的回应被认为过于温和,甚至让人觉得是在“让步”。   而他自己则多次表示,菲律宾不可能与中国开战,而外交谈判才是解决争议的唯一方式。在这种语境下,“愿意成为中国一个省”这句话更像是一种极度夸张的比喻式表达,强调他与中国“不对抗”的立场。   有人说杜特尔特是“亲中反美”,但这其实也有些片面。他对美国也不是完全敌视,而是对美国在菲律宾的干预感到不满。   他曾多次怒斥美国在菲律宾军事存在过重,批评前任政府对美依赖过深。他想做的是“外交独立”,而不是“倒向中国”。   只不过他在执行这套战略时,过于倚重中国这一边,导致在许多场合下被解读为“亲中”。而那句“做中国一个省”的话,正是在这种复杂外交姿态下的极端表达。   所以,我们再回头看那句“菲律宾可以成为中国一个省”的发言,确实是典型的杜特尔特风格。   他不是在认真地提议一个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是在用一种非常规的语言,表达他对中国的示好和对传统外交惯例的挑战。   这种表达方式虽然引发争议,但也完美地体现了杜特尔特“另辟蹊径”的政治路径。只是这种路径走得太偏激,就难免让人误解,甚至造成外交上的被动。

0 阅读:468

评论列表

漫过清水河

漫过清水河

2
2025-09-30 18:08

十四亿人民欢迎你!

暴风雨

暴风雨

1
2025-09-30 20:59

菲律宾长期跟中国干下去能得到什么?只要咱们愿意菲律宾就是挨打的货。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