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付中国,不是去和它打仗! 美国驻北约前大使说:中国有庞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以及数量不明的导弹、核武器,现在与它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已没有取胜的把握。 这话直白,甚至有点打破常规认知,毕竟过去几十年里,军事威慑常被某些人当作处理国际关系的“万能钥匙”。 可这位前大使紧接着说了更实在的理由:中国有庞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还有数量不明的导弹、核武器,现在跟它直接军事对抗,已经没取胜的把握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对当下国际军事实力格局的清醒认知。 先看看中国的陆军。过去人们提起陆军,可能还会想到“人海战术”的旧印象,但现在的中国陆军早就脱胎换骨了。 合成化改革让部队的作战单元更灵活,一个合成营就能整合装甲、炮兵、工兵、侦察等多种力量,信息化指挥系统能让战场信息实时共享,从发现目标到打击完成,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不止一半。 再加上99A主战坦克、04A步兵战车这些装备,火力、机动性和防护力都处在世界前列。这样的陆军,要是真在本土或周边区域作战,依托完善的防御体系和后勤保障,战斗力可不是能小瞧的。 海军的变化更肉眼可见。十几年前中国海军的主力还是驱逐舰、护卫舰,现在呢?航母已经有了三艘,从改装的辽宁舰到完全自主设计的山东舰,再到采用电磁弹射的福建舰,一步一个脚印。 055型万吨驱逐舰,被很多人称为“中华神盾”,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样样行,单舰作战能力就能顶得上过去一个小型舰队。 还有核潜艇,静音性能和续航能力不断提升,是水下威慑的重要力量。这样的海军,已经从“近海防御”走向“远洋护卫”,在西太平洋地区,谁想轻易挑起军事冲突,都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住反舰导弹、潜艇部队和航空兵的立体打击。 空军的发展同样迅猛。歼-20隐形战机已经服役多年,产量在稳步提升,它是世界上少数能和F-22、F-35较量的第五代战机,能让对手的预警机和加油机等高价值目标时刻处在威胁之下。 运-20大型运输机解决了战略投送问题,不管是救灾还是军事部署,都能快速把人员和物资送到需要的地方。还有空警-500预警机,像空中的“大脑”,能同时跟踪上百个目标,指挥战机进行协同作战。 这样的空军,夺取局部制空权已经不是难事,更别说还有庞大的无人机集群,从侦察到打击,样样精通,让战场变得更加透明和危险。 导弹力量更是中国的“撒手锏”。东风系列导弹覆盖了不同射程,从短程的东风-11到洲际的东风-41,射程远、精度高,而且种类多样。 东风-21D、东风-26这些反舰弹道导弹,被称为“航母杀手”,能在大气层外高速飞行,末端机动变轨,让航母战斗群的防御系统形同虚设。 还有高超音速导弹,比如东风-17,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还能在大气层内滑翔,现有防空系统基本拦截不了。 这些导弹部署在本土,依托坚固的发射阵地,生存能力强,打击范围覆盖周边甚至更远,谁想在中国家门口动手,都得先想想自己的基地和舰队能不能扛得住第一波打击。 核武器虽然“数量不明”,但威慑力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一直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这不代表没有反击能力。 从陆基洲际导弹到潜射导弹,再到空基核力量,“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已经完善。核潜艇在大洋深处游弋,接到命令就能发动反击;陆基机动导弹随时可以转移,让对方难以锁定。 这种“确保相互摧毁”的能力,让任何想对中国发动核攻击的想法都变得不现实,毕竟谁也不想承受核战争的后果。 这么一看,那位前大使说的“没有取胜的把握”,可不是空话。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单凭武器装备数量就能定胜负的了,体系对抗、后勤保障、工业生产能力、战争意志,这些因素都很重要。 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能持续生产武器装备和弹药;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强大的动员能力,能支撑长期战争;更有坚定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谁想跟中国打一场全面战争,无异于以卵击石。 那“对付中国”应该怎么办?这位前大使没细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才是正道。与其把精力花在军事对抗上,不如想想怎么在气候变化、经济复苏、公共卫生这些全球性问题上合作。 毕竟,地球就这么大,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谁也离不开谁。 说到底,和平发展才是时代潮流,军事对抗没有赢家。面对中国这样的国家,与其想着怎么“对付”,不如学着怎么相处。 毕竟,合作才能共赢,对抗只会俱伤。你觉得呢?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大国之间应该如何避免冲突,找到和平共处的方式?
我们对付中国,不是去和它打仗! 美国驻北约前大使说:中国有庞大的陆军、海军和空
士气沉沉
2025-09-30 10:49:20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