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2005年,山西一农民因为没钱住宾馆,在沙漠里将就过夜,没想到竟然因此发明了“无水植树”技术,不仅申请到了专利,还将这个技术推广到了国际市场! 在沙漠里种树,相信这个想法可以直接劝退大部分人,毕竟沙漠可是出了名的干旱,而植物的生长却离不开水分。 但是沙漠也是需要绿植的存在,不然的话,漫天的风沙非常容易破坏生态环境,甚至会影响到附近百姓的生活。 因此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有一部分人在默默努力,田新民就是其中一位,在1991年的时候,田新民就已经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沙漠植树造林的工作当中。 虽然这样的决定让很多人不理解,毕竟一旦有这样的选择,就意味着这一辈子都要生活在沙漠之中,甚至还有极大的失败率。 但是田新民无怨无悔,坚决要对沙漠植树造林做出贡献,甚至不惜花掉自己的积蓄来支持植树造林的事业。 甚至在父母离世之后,田新民直接前往内蒙古,跟随着植树造林的队伍一起生活在沙漠,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们的研究始终得不到进展。 明明已经给树苗浇灌了大量的水,但最后成活率还不到十分之一,这让植树造林的队伍很是苦恼,甚至还有人产生了退缩的想法。 但田新民始终没有放弃,他坚信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不然也不会导致成活率这么低,因此田新民几乎每天都待在沙漠里,只为找到真相。 然而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在2005年的一天,田新民因为一次意外,却发现了树苗成活率低的根本原因。 当时田新民因为耽误了时间,没能回到家,而他又舍不得住在附近的旅馆,这才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帐篷住在了沙漠里。 可到了晚上,沙漠的温度急剧下降,田新民躲在帐篷里怎么都睡不着,可就在这个时候,田新民意外的发现,帐篷表面竟然有大量水珠。 这就意味着,其实沙漠里面是有水分的,只不过因为昼夜温差大,每次到了白天,这些水分就被蒸发掉了,这才导致沙漠里的植物成活率不高,但是因为仙人掌等植物会自己储存水分,才会有更高的成活率。 因此只要解决这个问题,说不定根本就不需要浇水,植物就自己会在沙漠里成活,于是田新民着重对于这一发现展开更多的研究。 田新民当即找到了一大堆塑料袋,他在塑料袋里装满了沙子,然后围在树苗的根部,他这样做,是希望水分聚集在塑料袋内,从而在白天出现高温的时候,也不至于完全蒸发,这样树根就能得到更多的水分。 可这一次的实验失败了,虽然塑料袋的确可以锁住水分,但塑料袋的质量却出现了问题,在这恶劣的环境因素下,一些塑料袋经过高温,自己就会先坏掉,从而导致水分流失。 可如果使用更厚的塑料袋,也会导致树根无法汲取到水分,甚至会导致树根烂掉,因此一次又一次的实验,都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田新民没有放弃,他坚信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错,只是在塑料袋上出现了问题,可让田新民没有想到的是,他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坚持了整整十一年! 一直到2016年,田新民的研究终于得到了进展,他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最终终于创造出“无水植树”。 他的研究方向没有错,的确是在塑料袋的材质上出现了问题,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了无数的厂家,专门定制了一批又一批的塑料袋,然后又转身投入到下一场的研究当中。 最终,田新民所使用的塑料袋,成功达成了“锁住水分”并且可以提供给植物的目的,每天晚上,这些塑料袋自己会收集水分,到了白天高温的时候,再提供给植物。 就这样,即便是在沙漠,不需要人为浇灌,就可以让植物自己成活,这也是“无水植树”的关键,并不是说真的不需要水分,而是不需要人为浇灌。 在技术成熟之后,田新民做出更深一步的研究,让成活率不断上升,最终达到了90%左右,而“无水植树”的相关技术,也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 在进行一次国际沙漠论坛交流会中,四十多个国家围住田新民,试图了解“无水植树”的关键技术。 最终卡塔尔成功和我国达成协议,共同合作“无水植树”的相关技术,在田新民的帮助下,让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沙漠出现更多的绿植。 田新民所付出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更是为了这个世界,能让植物在沙漠里自己寻找水分并存活成长,这是前所未闻的事情。 可田新民的确做到了,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这一奇迹,对沙漠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信息来源:新阳新闻网《沙漠植树专家田新明:无水植树、让独木成林变成现实》
[中国赞]2005年,山西一农民因为没钱住宾馆,在沙漠里将就过夜,没想到竟然因此
史迹萌报屋
2025-09-30 00:58:52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