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来,合资的油车该怎么破局?我觉得最近有两家车企的思路非常好。
一个是广汽丰田,他们在9月底上了四款全球化油车的2026款,除了将高级配置标配,还定出了十分务实的指导价。
其中,
凯美瑞运动版起步价15.88万
汉兰达起步价21.98万
赛那起步价26.98万
锋兰达起步价10.28万
基本和当前的成交价差不多。
业内人士或者车迷可能觉得没啥用,但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意味你这个合资品牌不再口是心非的,不再是19万的指导价,结果15万就能搞定的。
这能够传达出一种诚实,务实,靠谱的形象。
而且放眼中国汽车市场,哪家合资车企没有骨折价格?定出不合实际的指导价?除了在新车上市的时候给经销商添堵,没有任何意义。
经销商手中明明有大量意向客户,却无法转化为实际订单,想降价?别说厂家,税务那边都不同意。
另一个方面就是智能化。
广汽丰田可以非常自信的说,中国市场的凯美瑞和汉兰达,是全球最智能的丰田车。
并且辅助驾驶系统TSS 3.0的加入,也在基础的安全性方面足够靠谱。
其实不单单是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和上汽大众,这些重视中国汽车市场的全球品牌,也在车机和智能化方面下了苦功夫。
东风日产选择了华为,大众则重做了ID系统。
说白了,造车这件事没有捷径。强有力的品牌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但竞争加剧的时候,付出的努力,一点都不比构建品牌的时候更轻松。
大v聊车赛那首推四驱航空座椅款丰田这次把牙膏挤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