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一直对中方用稀土资源卡美国脖子的做法耿耿于怀,最近特朗普又出了一招,试

烟雨评社 2025-09-28 14:43:14

特朗普政府一直对中方用稀土资源卡美国脖子的做法耿耿于怀,最近特朗普又出了一招,试图威胁中国尽快交出精炼稀土资源,但中方转手就对美方送上了一记重拳。 谁能想到,2025年的国际舞台上,最抢眼的不是哪场战争,而是两种“看不见的手”的较量,一边是特朗普突然打出“阿富汗牌”,高调喊话要重掌巴格拉姆基地;另一边,中国悄悄甩出一手金融杀招,大手笔减持美债。 先说说特朗普喊话阿富汗这事儿,他在一场公开活动里直接对着媒体表示,阿富汗应该 “主动配合美国在地区的战略布局”,还暗示如果阿富汗不配合,美国可能会调整对阿援助政策。这话看似是对阿富汗说的,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背后藏着针对中国的心思。 毕竟中国近年来和阿富汗在矿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频繁,尤其是阿富汗的锂矿资源,对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而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一直让美国颇为忌惮。特朗普这波喊话,多少有点想搅黄中阿合作的意思。 就在特朗普喊话后没几天,英国《金融时报》就曝出了一个让美国政坛震动的消息:中国在近一个月里,持续减持美国国债,减持规模超过 300 亿美元,目前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已经降到了近 12 年来的新低。 英媒在报道里特意提到,这波减持时机很微妙,正好赶在美国国债收益率波动较大、市场对美债信心有所下滑的时候,中国的操作直接让美债市场又多了一层不确定性。 要知道,中国作为美债的主要持有国之一,每一次大规模减持都会引发市场连锁反应,这次也不例外,消息一出,不少投资者开始跟风调整持仓,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加大国债发行的宣传力度,才能勉强完成发行目标。 这边美债的事儿还没平息,特朗普又把矛头对准了稀土资源。他在一次闭门会议上对美国商界代表抱怨,说中国掌握着全球大部分精炼稀土产能,“卡住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脖子”,还表示要通过 “外交施压 + 贸易限制” 的方式,让中国尽快交出精炼稀土资源的相关技术和产能。 为了给中国施压,特朗普政府甚至放话,要考虑对中国的稀土相关企业加征额外关税,还威胁要限制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稀土下游市场。 要知道,稀土是制造芯片、新能源汽车、军工装备等关键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美国本土的精炼稀土产能不足 10%,高度依赖进口,而中国的精炼稀土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 85%,这也是特朗普政府一直耿耿于怀的点。 可特朗普没想到,中方的反击来得又快又准。就在他放出威胁言论后一周,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对镝、铽、钕等 17 种关键精炼稀土产品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并且明确表示,未来会根据全球供应链安全和国内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配额规模。 这意味着美国想从中国大量进口精炼稀土的难度大大增加,而美国本土短期内根本无法补足产能缺口。更关键的是,中国还同步宣布,将与蒙古、缅甸等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建设精炼稀土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这一记重拳直接打在了美国的痛点上。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很快就发声,说如果无法稳定获得精炼稀土,美国芯片制造企业的产能可能会下降 15% 以上,不少计划扩建的工厂也得暂停。 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慌了神,特斯拉、福特等车企纷纷向美国政府施压,要求尽快解决稀土供应问题,因为稀土永磁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没了足够的精炼稀土,生产线都得停摆。 特朗普政府原本想通过威胁逼中国让步,结果反而让美国国内 industries 陷入了困境,不少议员开始公开批评特朗普的 “强硬政策”,认为这种做法 “只懂施压,不懂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再看这一连串事件,特朗普对阿富汗喊话想搅局中阿合作,结果中国用减持美债回应;他威胁中国交出精炼稀土,中方又用出口配额管理和国际合作反手反击。 美国一次次想找中国的麻烦,可每次都没能达到目的,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毕竟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产业链深度绑定,靠威胁和施压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平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这大概是特朗普政府到现在都没明白的道理。 中美博弈还远未结束,双方一边在寻找和解和长期共存的可能,另一边也都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双方战略互信,依旧呈现出比较脆弱的趋势,如果美国不放弃打压遏制中国的整体战略,那双方之间发生冲突的概率,就永远不会降为零。 信源:商广问尘

0 阅读:101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