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特朗普?墨西哥针对对中国征税,中方先发制人宣布发起调查 墨西哥突然下狠手,对

幽篁听雨念情长 2025-09-28 11:46:23

讨好特朗普?墨西哥针对对中国征税,中方先发制人宣布发起调查 墨西哥突然下狠手,对中国高达1400类商品加征关税,汽车税率能飙到50%,唯独美国货不在限令里,摆明了是给特朗普送投名状。 消息一出来,中国商务部第一时间宣布对墨西哥贸易投资壁垒展开调查,直接亮明了态度。 两国这一来一回,背后藏着大国博弈的暗流,单边保护主义和多边贸易规则正面碰撞,全球供应链的走向又蒙上一层迷雾。 墨西哥最近的举动,怎么看都带点投机心理。表面上说是经济调整,实际上更像是政治操作。 新总统谢恩鲍姆刚上任,面对美国压力山大,尤其是特朗普一回锅,关税大棒挥得更狠,美墨加协定(USMCA)能不能保住还两说。 墨西哥这波对华加税,汽车、钢铁、化工全都覆盖,税率10%到50%不等,偏偏美国人卖什么都能豁免,想装没站队都难。金融圈普遍认为,墨西哥这是用“对华强硬”来换美国的投资和关税特权,企图两头讨好。 但问题来了,中墨之间可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光2023年,双方贸易额就干到1100亿美元,汽车零部件、电子元件、机械设备,墨西哥的工厂随便一查,十有八九都离不开中国货。 全球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断谁的供应链都像是自断一臂。墨西哥政府这波操作,表面上是给特朗普送面子,背地里却在考验自己制造业的抗打击能力。 说白了,墨西哥想端美国的饭碗,靠限制中国真的能如愿?国际惯例早就有过类似剧本,巴西、印度当年对华加税,结果要么企业喊疼,要么本国消费者买单,最后都得自己找台阶下来。 中国这次的反应,出手速度堪比闪电,和过去的“被动挨打”完全不同。贸易战打到现在,谁都明白,光靠讲道理没用,得有真本事才能让人收敛。 中方商务部官宣,坚决维护自身权益,这句话说得不重不轻,但分量十足。 以前遇到贸易摩擦,大多等着对方政策落地再反制,这次直接提前调查,信号释放得非常清楚:你要是敢搞歧视性措施,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环球时报也不客气,直言中国底线很清楚,不能允许别人拿中国利益当交换筹码。只要墨西哥敢带头,欧盟、东盟没准也跟风,到时候吃亏的还不是全球产业链? 这场主动出击,不只是保护比亚迪、华为这些中国出口大户,更是想打消各国“牺牲中国换美国好处”的幻想。 贸易摩擦不是新鲜事,但打得好不好、谁先出招,影响可不光在中墨之间。就像下棋一样,谁让子快,谁就掌握主动权。中国这次提前亮剑,既是给墨西哥看,也是给其他蠢蠢欲动的经济体敲警钟。 再把镜头拉远点,这场风波其实只是中美墨三角关系的缩影。特朗普一上台,对中国的关税威胁就没断过,电动车、光伏产品、芯片都被点名。 美国手里的贸易工具箱,翻来覆去就那几招,每次还都拉上“邻居”一起下场。 墨西哥的位置太微妙,夹在中美之间,既想吃中国的供应链红利,又不敢得罪美国老大。现在的墨西哥,有点像当年越南、印度,被美国推着“修理”中国,背后其实是大国在隔空较量。 如果墨西哥真把高关税落地,中国绝不会袖手旁观。打个比方,墨西哥要是敢动真格,中国随时能在WTO告状,还能限制墨西哥牛油果、龙舌兰进中国市场。 经贸关系说到底是双向的,谁都离不开谁。全球供应链本来就够脆弱,贸易壁垒一加剧,新兴经济体可能被迫选边站队。 金融时报那帮专家早就喊话,全球化要是被割裂了,吃亏的不光是中国,美国、墨西哥也得一起买单。 回头看这场风波,墨西哥的投机性关税把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难处暴露得一清二楚。中国这次的主动反制,既是防守也是进攻,把多边贸易规则的底线守住了。 贸易保护主义看起来是个“护身符”,其实更像“双刃剑”,用力过猛谁都受伤。 中国要想稳住局面,光靠自己还不够,还得拉上更多新兴市场国家一起发声,撑起全球化这张大网。面对美国的长期科技和地缘围堵,只有合作和规则能带来真正的共赢。 以邻为壑的操作终究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全球贸易这盘大棋,谁都不是局外人。墨西哥的投名状是权宜之计,中国的反制才是长远之策。贸易世界,套路多,唯有讲规则才靠谱。 参考资料:中国对墨西哥发起贸易调查,“警告其不得屈服美国压力” 2025-09-27 09:13·观察者网

0 阅读: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