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靠谱”的专家,公然在央视忽悠,一度声称“歼-20是歼-10改的”,为何

漫聊小知识 2025-09-27 17:41:50

中国最“不靠谱”的专家,公然在央视忽悠,一度声称“歼-20是歼-10改的”,为何还能爆火多年? 这位被称作“最不靠谱”的专家,其实是前海军少将张召忠,他在央视说“歼-20是歼-10改的”,非但没被指责,反而爆火多年,核心就在于这番话成了“战略忽悠”的经典操作,把美国智库和军方都绕进了误区。 2009年那阵子,网上都在传中国在搞第四代隐形战机,也就是后来的歼-20,你想想那时候的情况,全球就美国有F-22这一款五代机,人家正得意着呢,同时也在纠结要不要扩大生产线。 毕竟F-22造价高得吓人,要是中国短期内造不出能打的五代机,美国确实没必要造那么多。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张召忠在央视说了那句关键的话:中国没有啥新五代机,所谓的歼-20就是歼-10改的,咱们不打算一步登天搞那么先进的。 当时不少人听了都犯嘀咕,觉得这专家是不是不懂行? 可后来歼-20的研发历史披露出来,大家才明白,局座这哪儿是不懂,分明是心里门儿清,成飞当年还真有个“大10”方案,就是在歼-10基础上改成双发双垂尾,跟法国幻影4000的路子有点像,外形上跟歼-20还真有几分相似。 局座作为前海军少将,肯定知道有这么个项目,他拿这个说事儿,既不是瞎编,又能把水搅浑。 这招“忽悠”可太关键了,美国那边一听,觉得中国果然还是没那个本事,只能在歼-10上修修补补,根本造不出能跟F-22抗衡的新机。 那时候美国军方本来就觉得F-22“过于先进”,全世界几十年内都追不上,加上局座这话给的“定心丸”,干脆就把F-22的生产线给关了,总共就造了181架。 他们哪儿想到,这正是咱们想要的效果——歼-20的研发当时正处在关键阶段,最怕的就是美国加大投入搞封锁,局座一句话,直接让美国放松了警惕。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2011年1月11日,歼-20在成都成功首飞,黑色的机身一飞冲天,直接打破了美国五代机独霸天下的美梦。 这时候美国才回过味儿来,感情之前全被忽悠了,赶紧想重启F-22生产线,可哪儿那么容易?图纸封存久了腐蚀破损,当年的工程师也散了,原材料都找不到了,折腾了十年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你说这“忽悠”的效果有多神? 可能有人会问,万一露馅了咋办?其实这背后是咱们的“双保险”,成飞当年就是两条腿走路,一边搞风险大但前景好的歼-20,一边搞技术成熟的“大10”方案当备份,万一歼-20遇到技术瓶颈,“大10”就能顶上去,这本来就是咱们军工“小步快跑”的老传统。 局座拿“歼-10改”说事,既符合当时的公开信息,又能掩护歼-20的真实进展,就算后来被问起,也有合理的说法。 更绝的是,这事儿还让美国的情报判断彻底乱了套,以前美国总觉得中国空军落后,2000年的时候咱们八成以上都是二代机,三代机还不到200架,局座这话一放,美国智库更坚信中国军工“跟不上趟”,压根没把歼-20当回事。 等他们反应过来,歼-20都开始列装部队了,2018年正式服役,2022年就已经遍布“东南西北中”,现在更是换上了国产涡扇15发动机,性能比F-22都不差。台军的美制雷达都测不到歼-20的踪迹,这实力可不是“歼-10改”能比的。 张召忠能火这么多年,不光是这一件事,他后来还有不少类似的“神发言”,比如“海带缠潜艇”“雾霾防导弹”,一开始大家都觉得离谱,后来才慢慢琢磨出味道——这些话要么是给咱们的防御手段打掩护,要么是扰乱外界的判断。 这种“说一半留一半”的风格,加上事后总能被印证有深层考量,反而让大家觉得他真实、接地气,不像那些只会说空话的专家。 最关键的是,他让大家看懂了什么叫“战略智慧”,以前咱们总觉得美国军事多厉害,局座用这么一种通俗的方式告诉大家,咱们不用硬碰硬,用脑子照样能赢。 他在央视上敢说、敢讲,把复杂的军事博弈讲得跟拉家常似的,中老年人能听懂,年轻人也爱听。 等歼-20一次次公开亮相,从航展表演到伴飞烈士遗骸,从夜间加油到超视距击落“敌机”,大家就更明白,当年那句“歼-10改”背后藏着多大的深意。 现在再看,张召忠哪是“不靠谱”?他是把专业和智慧藏在了通俗的话里,美国吃了亏,咱们的歼-20顺利服役,他自己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局座”,这波操作简直是一举三得。 说白了,这不是简单的“忽悠”,是弱国面对强国时的生存智慧,是咱们军工发展路上的“烟雾弹”,这样的专家能不火吗?

0 阅读:111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