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 彭博社刚曝出来,就因为美国7月停发出口许可,

洛风阐社会 2025-09-27 10:49:14

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 彭博社刚曝出来,就因为美国7月停发出口许可,商飞把C919的交付目标砍了三分之二——原本2025年都打算冲75架产能,现在算下来今年顶多交20多架。 要知道这C919可不是随便攒的“组装机”,从2008年商飞成立时在白纸上画第一笔,到2023年拉着乘客首飞,再到现在载客破200万人次,前前后后折腾了十几年,光订单就堆了上千架,眼瞅着要放量,结果被卡了脖子。 咱先掰扯掰扯,美国这手到底卡的是啥“命门”?核心就是C919身上的LEAP-1C发动机——这玩意儿是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合资搞的,占整机成本的三成还多,而且短期内根本没成熟的替代方案。 今年5月美国先停了许可,7月又松口说恢复,可这一停一放之间,商飞的生产节奏全乱了:库存的发动机就够撑到2026年初,新订单的生产计划直接断了档。 更麻烦的是,C919差不多六成核心部件得靠进口,除了发动机,霍尼韦尔的飞控、柯林斯的航电,好多都沾着美国技术,这要是真把制裁范围扩大,整条供应链都得抖三抖。 有人说美国这是单纯针对C919?没那么简单!说白了这是场“稀土换发动机”的博弈——咱手里攥着全球九成的中重稀土精炼产能,美国F-35的生产线,八成稀土都得从咱这儿买,之前就因为断供停过摆。 现在拿C919开刀,就是想逼咱在稀土出口上让步,顺便护着波音的市场:要知道波音五分之一的零部件都来自中国,真逼急了咱反制,它的生产线也得停。 可美国忘了,咱早就吃过“卡脖子”的亏,C919从立项那天起,就没把宝全押在进口上。 就说发动机的“备胎”——中航发的长江-1000A,专门为C919量身定做的,2011年就定了名,2018年成功点火,2023年还搭着运-20做了高空测试,现在都冲进适航取证的最后阶段了,业内消息说今年就能拿认证,2027年就能批量装机。 不光是发动机,中国石化刚搞出的航空液压油拿了适航批准,合肥航太的雷电防护技术也突破了,就连机身复合材料,咱自己的厂商也能供货了——现在C919的国产化率已经提到六成,等“中国心”装上,美国这张“发动机牌”就算彻底废了。 可能有人会担心:交付砍了这么多,航司的订单啥时候能兑现?咱以后坐C919是不是得等更久?其实短期阵痛肯定有,但长远看,这波打压反倒成了国产化的“催化剂”。 你看现在波音和空客的订单都积压到2028年了,正好给了C919抢市场的窗口期——只要“中国心”能按时落地,凭着咱的成本优势和国内庞大的航空市场,C919想站稳脚跟根本不是问题。 说到底,美国还是老思路:想用技术封锁拦住中国高端制造。 可他们忘了,从高铁到5G,再到现在的大飞机,咱最不怕的就是“卡脖子”——越卡,咱的自主研发跑得越快。 现在就想问问大伙:你觉得下次坐C919时,能赶上装“中国心”的版本吗?美国这招“断供”,到底是能拦住咱们,还是反而会逼出更厉害的C919?

0 阅读:70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