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川普在联合国大会严重超时4倍的演讲冲上了外网热搜,包括美媒在内的很多外

蒙图信众 2025-09-26 22:33:09

[中国赞]川普在联合国大会严重超时4倍的演讲冲上了外网热搜,包括美媒在内的很多外媒都发现他当时明显“情绪失控”。随着克里姆林宫向全球宣布,中俄达成一项“史无前例的能源战略合作协议”,外界才明白川普表现异常的原因所在。 (信源:观察者网——口无遮拦!特朗普在联大,1小时“骂”遍全世界)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一场本该只有十五分钟的演讲,被硬生生拖长了四倍。台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情绪激动,数次脱稿,高声警告,台下却反应平淡。几乎就在同一个星期,克里姆林宫则平静地宣布了一件大事。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简直就是一出充满戏剧张力的好戏。 俄方发言人佩斯科夫用“绝对史无前例”来形容与中国达成的能源协议。这份协议的诞生,可不是风平浪静下的商业握手,它是在美国极力编织的能源封锁网之下,硬生生长出来的。当时白宫正推动G7给俄罗斯原油限价,还到处施压,想让欧洲、印度都别买了。 可这张网,打一开始就到处是窟窿。欧盟搞出的禁令自己都留了后门,保加利亚、匈牙利这些国家就拿到了豁免。印度那边呢?压根没感到什么压力,反而趁机加大了采购量,买得不亦乐乎。 说白了,这合作的内在动力实在太强了。对俄罗斯来说,西方市场不灵了,急需一个稳定庞大的买家来当“压舱石”,这是救命稻草。而对中国而言,把能源安全和这个邻居深度绑定,就能更好地应对国际油价的疯涨疯跌,给经济发展上了一道保险。 所以,这根本就是市场规律和国家战略需求,对外部政治操弄的一次漂亮反击。 千万别以为这只是个简单的能源买卖,它的格局和野心,远超一般人的想象。跟2014年那个总值超4000亿美元的东线天然气合同比,这次的合作简直是全面升级。 地理范围一下子就铺开了,从西伯利亚和远东,直接扩展到了北极、伏尔加河流域,几乎把俄罗斯所有主要的能源产区都包了进来。未来可能上马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更是计划每年经蒙古再给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更深层次的布局在于,双方签下的四份文件,不光谈买卖,还涉及管道扩建、港口升级、未来技术合作,甚至连结算货币都要搞多元化。 这等于是在构建一个未来几十年的、不受外界干扰的能源生态系统。这盘大棋,直接把亚洲推向了全球能源舞台的中心,也让俄罗斯的战略重心彻底“向东转”。 特朗普在联合国那场近乎失控的演讲,就像一面镜子,把美国的焦虑照得一清二楚。《华尔街日报》的评论一针见血:“当一个国家发现自己的威慑力下降时,反应常常是提高音量。”这话说得太对了。 他为什么那么激动?因为这份中俄协议,代表了一种他无法理解也无法插手的新合作模式。过去,美国靠着页岩油和美元,习惯了在全球能源市场里当老大,一声令下谁都得听。 可现在,两个大国基于自身利益搞起了深度绑定,华盛顿除了在旁边大喊大叫,好像也没什么好办法。美国外交人士抱怨这简直是“当面打脸”,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终,克里姆林宫的冷静官宣,和联合国会场里的情绪失控,形成了绝佳的讽刺。这不仅是两种外交风格的碰撞,更是两种世界观的对决。事实证明,靠施压让别人服从的旧模式正在失灵,一个更加多元、讲究互利共赢的新秩序,正在慢慢成形。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流云若火

流云若火

2
2025-09-27 13:18

像个怨妇,叽里咕噜不知道在说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