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4斤金条的小伙,最好的回报来了!不是失主给他10克黄金,而是被三家央媒点名通报表扬,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这种荣誉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2025年夏天,合肥市的天气一如往常地闷热,可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一件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的事情发生了。 他年纪不大,才17岁,却做出了一件不少成年人都未必能做到的事——在上学路上捡到了一袋4斤重的金条,没有动心思自己留着,而是第一时间把这笔巨款交给了警察。 全程公开透明,新闻一经报道,立即引爆了舆论,央媒也都点名表扬了他。 事情的经过很简单,说来甚至有点“电影感”。 当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步行去学校,走到合肥包河区一条街道上时,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黑色手提包。 出于好奇,他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整整齐齐地放着好几根金条。 说实话,面对这种场面,谁心里没点小九九?但他没有多想,直接就把包带到了最近的派出所。 警方核实后发现,这可不是普通的金饰,而是足足4斤的金条,价值两百多万。 警察很快联系上了失主,包里的每根金条都有标记,才把这事处理得妥妥当当。 他做的这件事,最打动人的地方,其实不是他捡到了多少钱,而是他从头到尾的那种坦荡。 面对巨大的诱惑,他没有犹豫,没有偷偷藏起来,也没有想过要分一杯羹。 很多人都说,如果自己碰到这么大一笔钱,未必能像他一样干净利落地归还。 毕竟,20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但他却很平静,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小时候父母和老师都反复叮嘱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了心里也不踏实。 ”这话说得朴实无华,却让无数人心里一热。 这事在网上发酵开来,大家一边为小伙点赞,一边也讨论起“好人是不是应该得到实打实的奖励”。 不少网友觉得,他这种人就应该被重奖,哪怕失主给点感谢费、送点黄金做纪念,也算是对善良的一种肯定。 可也有人觉得,善良不能用钱来衡量,他做的事本来就是对社会的信任负责。 央媒的声音很快出来了。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都点名表扬了他,意思很明确:这种行为就该大力宣传,拾金不昧不是用金钱衡量的,社会更需要的是这种正直和无私的精神。 其实仔细想想,他的选择,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难,是因为涉及到的金额太大,面对诱惑,有些人可能会心软。 简单,是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一个正直的人”,碰上了这样的事,脑子里也没别的念头。 这不但反映出个人的性格,更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影响。 他的父母是普通工薪阶层,生活谈不上富裕,但他爸妈从小就告诉他,做人要有底线,不能贪便宜。 他的老师也是一样,经常在班会上提醒大家,遇到事情要守规矩,做事要有担当。 这些看似平常的叮嘱,关键时刻真就派上了用场。 参考:新华网——17岁小伙,拾4斤金不昧!
捡到4斤金条的小伙,最好的回报来了!不是失主给他10克黄金,而是被三家央媒点名通
豫经猎史册
2025-09-26 16:36: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