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中国进行管制政策,G7国家与欧盟意欲联合对我们出手,9月25日,根据法新社报道,消息人士称,七国集团(G7)与欧盟正在考虑设定稀土价格下限,并可能对中国出口的部分稀土产品征收关税或碳税,很显然,这些动作瞄准的就是我们的稀土话语权。 仔细看他们的盘算,主要有三招,核心就是想绕开中国稀土供应链,但第一招“本地采购”刚亮出来,就露了怯,欧盟前段时间砸了7500万美元在爱沙尼亚建稀土精炼厂,号称要覆盖欧洲十分之一的需求,可就算按远期目标年产5000吨算,也填不满欧洲每年近4万吨的稀土磁铁缺口。 美国的MP Materials得克萨斯工厂更夸张,要等到2028年才投产,眼下北美全年稀土产能连2000吨都不到,而全球75%的稀土永磁材料都来自中国,这么算下来,所谓的本地采购,更像画给资本市场看的饼,根本解不了近渴。 于是第二招,提高对外资审查门槛就摆上了台面,最典型的就是盛和资源在格陵兰的稀土项目,原本能满足欧洲60%的年需求,却被美国和丹麦联手施压,持股比例硬生生从主导降到不足9%。 可这招同样没戳到点子上,G7在芝加哥开会时连地域限制的范围都吵得不可开交,内部分歧大到藏不住,最后出台的审查政策更像个半吊子方案,既拦不住中国技术的渗透,也没能力自建替代链,反而把自己的企业搞得左右为难。 眼看前两招都没见效,他们又摸出了第三招,打着环保旗号盘算征收碳税或关税,理由说得冠冕堂皇,要按生产中不可再生能源比例计税,可实际情况却打了他们的脸,中国稀土产业早就把单位产值碳排放降了60%以上,厦门钨业的稀土废料回收率更是高达98%。 反观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当年就因环保不达标关了20年,如今重启后的排放仍远超中国标准,G7国家平均废料回收率还不到30%,这哪里是讲环保,分明是找个借口想给中国出口加筹码,可惜连借口都站不住脚。 这三板斧加起来,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想弱化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可现实偏偏不遂他们的愿,中国握着全球49%的稀土储量、69%的产量,更垄断了90%的精炼产能,从开采到提纯的技术壁垒,是几十年积累下的硬家底。 G7想搞价格下限?中国稀土出口价从2019年的46.59美元/公斤涨到现在的82美元/公斤,靠的是技术不是低价,这招根本伤不到根本,而且他们那些刚开工的工厂,光是产能爬坡就得三年,短期内根本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这种时候叫板,更像虚张声势。 说到底,这事儿从头到尾都透着股无奈的嚣张,他们既想保住高科技产业的命脉,又不愿承认对中国的依赖,只能用行政手段硬拗,可稀土产业链不是开会就能重建的,真要是把中国惹急了,出口阀门稍微收紧点,欧洲车企每辆电动车成本就得涨2000欧元,最后买单的还是他们自己的企业和消费者。 这种损人未必利己的操作,与其说是争夺话语权,不如说是给自己找台阶,毕竟对习惯了当老大的他们来说,承认“离不开中国”,可比承认计划失败难多了。
不允许中国进行管制政策,G7国家与欧盟意欲联合对我们出手,9月25日,根据法新社
茂盛楼兰
2025-09-26 12:14:02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