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宝贝千金,考试倒数第一名,走路没有一点正行。老师多次约谈家长说她上课和同桌小朋友交头接耳,还爱做小动作,现在被安排到最后一排自己一个桌。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刚看了一眼就指着她说:“别查了,标准的多动症”。 那天从医院出来,秋风刮在脸上凉飕飕的,我牵着女儿的手,她的小指头还在不安分地抠我袖口的线头。一路上我脑子嗡嗡响,满是医生那句斩钉截铁的“标准多动症”。可我心里犯嘀咕,我家这丫头哪里是“多动”,她只是眼里总有看不完的新鲜事儿。 前阵子放学,她攥着个玻璃罐跑回家,罐子里装着几只蚂蚁,裤腿上还沾着草籽。我刚要责备她弄脏衣服,她却拉着我蹲在阳台,小声说:“妈妈你看,这只蚂蚁搬着比它大的饼干,像不像爸爸扛着米袋?”那天她蹲在那儿看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平时最爱的动画片都忘了追。要是真有多动症,怎么会对蚂蚁有这么足的耐心? 老师总说她上课不专心,可我见过她趴在书桌上画小人的样子。课本边角全是她的“作品”:戴着蝴蝶结的小老师,长着翅膀的同桌,连黑板上的粉笔字都被她画成了跳芭蕾的小精灵。有次家长会,我偷偷翻了她的作业本,发现错题旁边画着个吐舌头的小太阳,旁边写着“明天我一定记住这道题”。这哪里是调皮,分明是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跟世界打招呼。 最让我难受的是她被调到最后一排那天。放学回家她没像往常一样叽叽喳喳,而是坐在沙发上摆弄书包带。我问她怎么了,她小声说:“妈妈,是不是我太吵了,大家都不想跟我坐一起?”我把她搂进怀里,看见她眼眶红红的,手里还攥着块皱巴巴的糖,说是想分给同桌却没敢递过去。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老师眼里的“小动作”,或许只是孩子想跟同伴分享快乐的笨拙尝试。 后来我没按医生说的给她吃药,反而试着陪她一起“疯”。她爱跑,我就每天傍晚陪她在小区里追蝴蝶;她爱拆东西,我就给她买拼装玩具,看着她一脸认真地把零件拼成小房子。慢慢的,她上课不再总找同桌说话,不是因为被批评怕了,而是她发现,把心里的想法画在本子上,老师也会笑着夸她画得好。上次期中考试,她的数学居然考了八十多分,作业本上第一次没有小太阳,而是老师写的“你的思路真特别”。 现在再想起那位医生的话,我总觉得有些草率。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树苗,有的长得快,有的爱分枝,哪能凭一眼就给孩子贴上标签?那些被当成“多动”的小举动,说不定正是孩子创造力的小火花。我们总想着把孩子塞进标准的模具里,却忘了最珍贵的,就是他们身上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小模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家的宝贝千金,考试倒数第一名,走路没有一点正行。老师多次约谈家长说她上课和同桌
微光下的暮色
2025-09-25 15:14:43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