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向中国供应能源的合同史无前例。 过去十年,欧洲是俄罗斯能源的“金主爸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每年向欧洲输送超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其出口总量的七成。 但乌克兰危机后,欧盟一边高喊“2027年彻底禁运俄气”,一边被能源短缺逼得“瑟瑟发抖”,2024年冬天,法国、比利时因天然气价格暴涨爆发抗议,奥地利甚至因俄气断供被迫“索赔”。 俄罗斯却早有准备:普京在2025年初就放话“经济增速超3%”,靠的就是“东进战略”。 这次与中国的合同,直接让俄罗斯能源出口“换赛道”,“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途经蒙古,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作期30年,总规模接近1100亿立方米,相当于俄气对欧出口量的三分之二。 更关键的是,俄气总裁米勒承认:“给中国的价格比欧洲低!”这哪是“打折促销”?分明是俄罗斯用长期合同绑定中国市场,彻底摆脱对欧洲的依赖。 对俄罗斯来说,这份合同是“救命稻草”,西方制裁十年,俄罗斯经济非但没崩,反而越活越精神,卢布汇率稳如老狗,军工生产开足马力,连粮食都通过“中俄新陆路粮食走廊”向中国狂销7000万吨。 佩斯科夫直言,西方制裁毫无效果!现在,俄罗斯能源出口转向东方,相当于给经济上了“双保险”。 对中国而言,这是“能源安全”的定海神针,中国每年进口石油超5亿吨、天然气超1600亿立方米,过度依赖中东和海上运输风险极高。 中俄能源合作直接打通陆路通道,未来30年,俄罗斯的天然气将通过管道源源不断输入中国,配合中俄蒙三国联动的区域经济计划,既稳定了供应,又降低了地缘风险。 更妙的是,合同大概率采用本币结算,直接绕开美元,堪称“去美元化”的实战样本。 中俄能源大单的“蝴蝶效应”正在显现,欧盟国家一边为能源供应焦头烂额,一边偷偷重启俄煤进口;印度顶住美国压力,继续从俄罗斯买打折石油;就连沙特都开始探索“非美元石油交易”。 特朗普在联大演讲时气得“语无伦次”,威胁要制裁中俄印,结果被西方媒体吐槽“纯属情绪输出”,当美国用制裁逼盟友“选边站”时,中俄却用合作证明:多极化才是大势所趋。 说实话,看中俄这波操作,我第一反应是“高,实在是高”!俄罗斯用能源换市场,中国用市场换安全,双方都没搞“你死我活”的对抗,反而把生意做成“战略协同”。 这哪是简单的买卖?分明是在给全球能源治理“打样”,当美国把能源当武器时,中俄证明:合作才能共赢,开放才能长久。 当然,挑战也不少,俄罗斯得解决能源出口多元化后的国内产业替代,中国得平衡能源进口渠道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至少,中俄用行动告诉世界:在能源转型和地缘冲突交织的今天,与其跟着美国搞“制裁大战”,不如坐下来谈合作、谋发展。 毕竟老百姓要的不是“谁赢谁输”,而是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手机有电用的安稳日子,中俄这盘棋,下对了!
俄罗斯情报部门发现,在乌克兰背后,不仅仅有北约,还有一个隐藏的势力!俄罗斯情报部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