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原来娱乐圈的个体户,除了刘宇宁、白敬亭、谭松韵,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明

星星不吃瓜 2025-09-24 17:15:00

万万没想到,原来娱乐圈的个体户,除了刘宇宁、白敬亭、谭松韵,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明星,那就是张晚意 这个消息从《花儿与少年7》里飘出来,让不少观众捧着手机愣了神。节目里张晚意窝在沙发角,穿件宽松卫衣,语气轻得像说“今天吃了碗面”:“我是个体户,自己管自己,想拍就拍,不想拍就歇着,合适的剧本才接,不能凑合” 张晚意的“个体户”不是综艺梗,是真刀真枪的行业状态。他2013年考进中戏表演系,2016年拍《林海雪原》出道——演个叫“高波”的小战士,戏份不多,但他把“当兵的愣劲儿”演活了:端枪的时候肩膀绷得直,喊“冲啊”的时候嗓子哑得像真实喊过。2021年《觉醒年代》爆了,他演的陈延年就义前转身笑,眼里有光又有泪,台词“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喊得观众集体破防。火了之后他没签大公司,反而在2021年底注册了“张晚意工作室”——朋友圈里他发过工作室的门牌号,是个loft,墙上贴满剧本标注的便签 娱乐圈的个体户像“裸奔”。某娱乐数据平台2024年统计,圈内个体户占比15%,但头部艺人里仅3%是个体户——大公司有宣发团队、有商务资源、有剧组递剧本,个体户得自己翻剧本、自己谈合作、自己应对舆论。张晚意能站住,靠的是“笨功夫”:拍《觉醒年代》时,他提前一个月查陈延年的资料,写了两万字的人物小传;拍《长相思》里玱玹称帝的戏,他找了清史专家聊“帝王的坐姿”,说“坐的时候腰要挺,但不能僵,得有‘掌握一切’的松弛感”;就连综艺里的“个体户”发言,也是他真实的生活——2023年他推了三部甜宠剧,理由是“角色像复制粘贴,没劲儿” 为什么张晚意作为个体户能火? ① 演技是“硬通货”。他的台词从不用配音,《长相思》里玱玹骂“你为什么要骗我”,声音里带着颤音,情绪从愤怒到委屈,像潮水一样漫上来;哭戏不撒狗血,《觉醒年代》里陈延年得知父亲去世,蹲在地上捂着脸,肩膀轻轻抖,没有嚎啕大哭,却让观众跟着掉眼泪 ② 选本不碰“流量陷阱”。2022年有部S级甜宠剧找他,片酬开了800万,他翻了三集剧本说“男主像个没脑子的富二代,我不想演这样的角色”;2023年他接了《欢颜》里的“徐天”——一个从南洋回来的知识分子,带着使命找战友,角色的“坚定感”让他眼睛发亮:“这个角色有‘根’,不是浮在天上的” ③ 工作室“稳如老狗”。他的团队只有6个人:经纪人是大学同学,宣传是跟了他5年的助理,商务只接母婴、运动品牌——没有买热搜,没有炒绯闻,2024年上综艺的热搜“张晚意说自己是个体户”,是观众自己刷上去的;连机场图都没有修图师,他说“反正我也不是靠脸吃饭的” 张晚意的“自由”,戳中了普通人的“职场痛点”。我们上班时也想“不想做的项目就拒”“不想见的客户就推”,但得有“能扛事”的本事——张晚意的“想拍就拍”,本质上是“我有价值,别人需要我”的底气。就像楼下卖包子的阿姨,包子做得好吃,顾客排着队买,她就能“想早收摊就早收摊”,因为有回头客;张晚意的“个体户”,就是娱乐圈里的“包子阿姨”,靠手艺赢口碑 某平台点赞最高的评论说:“张晚意的自由是靠演技换的,要是没那本事,个体户早糊了”。这句话扎心但真实——娱乐圈从不是“躺平就能赢”的地方,个体户的每一步,都得用实力铺路。就像我们职场里的“副业”,得先把本职工作做好,才有资格谈“自由” 我觉得张晚意的火,是“实力个体户”的样本。他证明了娱乐圈不是只有“流量爱豆”一条路,踏实演戏、守住底线,一样能被记住。就像小时候学的“铁棒磨成针”,他把“演技”磨成了针,扎进了观众的心里——没有捷径,没有花招,就是“死磕” 有网友说“张晚意像娱乐圈的‘社畜天花板’”,我觉得更准确的是“职场理想型”:靠本事吃饭,按心意选择,不凑合,不妥协。他让我们相信,就算在最卷的行业里,“认真”也能赢 你有没有过“不想凑合”的时刻?比如不想应付烂工作,不想跟讨厌的人打交道?张晚意的经历告诉你,这种“不凑合”不是奢望,是得靠本事换的 这事你怎么看?你觉得娱乐圈里还有谁是“靠实力突围的个体户”?

0 阅读:57
星星不吃瓜

星星不吃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