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大德了!”9月23日上海一房东想以339万元的价格出售房屋,不料,却被中介压

轩叔观察 2025-09-24 16:24:29

“缺大德了!”9月23日上海一房东想以339万元的价格出售房屋,不料,却被中介压到了280万元,砍价近60万元,导致房东愤然离场,事后才知道这都是中介的“套路”,中介花钱雇人来看房子,通过变相压价一个月收50多套房,月收入超50万元,网友:买家卖家两头坑![无辜笑] 事发当天李先生打算卖掉自己的房子,心理价位339万元,没想到中介一开口就砍到280万元,差价足足59万元,李先生当时就懵了,直接拒绝并愤然离开。 事后他才知道,这是中介常用的套路,他们会安排人假扮买家,故意出低价,让房东心理压力增大,觉得房子真的只值这个钱,最后不得不降价出售,中介趁机低价收房,转手再按市场价卖出去,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这种做法在房地产交易中确实存在,一些中介打着“现金收房”“快速变现”的旗号,表面上说帮房东省心卖房,实际上通过制造价格焦虑来压价,在上海这样的高房价城市,一套房的差价动辄几十万元,有些中介机构通过这种方式批量收房,月收益能达到几十万元。 李先生的经历在网上引起热议,很多房东也分享了类似遭遇:中介带来的“买家”看房时挑三拣四,嫌这嫌那,明显没有真实购买意向,只是在配合中介演戏压价。 更常见的是,一些中介会不断给房东灌输负面信息:“现在行情不好”“你这户型有点老”“楼层不太好卖”,通过各种话术打击房东信心,让他们觉得能卖出去就不错了,从而接受低价。 其实房东在卖房时确实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大部分房东对市场行情了解有限,议价能力也不强,如果没有多方比较,很容易被单一中介的说辞影响,误以为自己的房子真的不值钱。 正规的中介服务应该是透明公开的,买卖双方信息对等,中介的作用是撮合交易,收取合理佣金,而不是通过虚假信息和人为操控来牟取暴利。 这种不正当竞争不仅伤害了房东的利益,也扰乱了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一个楼盘如果有几套房子被恶意压价成交,会直接影响其他房源的参考价格,形成恶性循环。 面对这种情况,房东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可以通过房产APP、小区业主群等渠道了解同小区近期真实成交价格,做到心中有数。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哪是中介啊,这是演戏公司吧!雇群众演员看房压价,剧本写得不错,差点就上当了。” “心疼房东三秒钟,现在卖个房跟闯关似的,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中介两头吃,最后亏的都是真心买卖房的人。” “月收50多套,月入50万?这利润率也太吓人了,怪不得市面上总有低于市场价的‘笋盘’,原来都是这么压出来的!” “其实也不能全怪中介,房东自己也要多做功课,现在手机APP上都能查成交价,心里有个底,就不会被他们忽悠得那么狠了。” “强烈要求行业整顿!这种套路应该属于欺诈行为了吧?希望监管部门能管管,保护买卖双方的权益。” 你在买卖房屋的过程中,有被中介“套路”过吗,或者你有什么“反套路”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官方信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0 阅读: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