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

小斌斌说科技 2025-09-24 14:41:00

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芯片在中国生产,不管技术从哪儿来,都得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说白了,这事就是美国想卡中国芯片的脖子又舍不得丢市场,拉着英伟达玩“回本土建厂换销售权”的算盘,结果中国直接按规矩接招,只要芯片在中国土地上生产,不管技术源头在哪,都得贴“中国制造”的标,俩家的博弈说白了就是谁能把产业链攥得更紧。

芯片这东西,总让我想起小时候见奶奶用的火柴,那时候我们都叫他“洋火”,现在想起来还挺有意思,划一下“刺啦”一声冒火星,奶奶总说“这玩意儿金贵,以前我们自己造不出来,全靠洋人用船运过来,一盒能换俩鸡蛋”。

那时候没概念,后来才知道,“洋”字背后全是无奈,新中国刚成立那阵,西方连火柴这种小物件都卡着不给技术,更别说机床、化肥这些大家伙。

可你看现在,谁还提“洋火”?我们不仅能自己造,还能造出能防风、能点煤气灶的专用火柴,甚至出口到东南亚,当年那么难的封锁都没困住中国,现在芯片这点压力,真不算啥。

美国这次给英伟达开的口子,其实算得挺精,你想啊,英伟达这两年因为对华芯片禁令,损失可不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不管是数据中心还是人工智能,都得用他的高端芯片。

美国既怕英伟达丢了这块肥肉影响本土产业,又怕中国拿到先进芯片后加速自己的技术突破,所以才想出“回美国建厂换销售权”的法子,既把芯片生产的核心环节留在本土,又能让英伟达接着赚中国的钱,短期看像是“两头占”。

但他们没算到,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远不止“买芯片”这么简单,我们这些年早把芯片产业链的底子搭起来了,从长三角的晶圆代工,到珠三角的封装测试,再到中西部的材料供应,一条线全给配齐了。

之前就有外资企业在上海建厂,哪怕用的是国外设计的芯片蓝图,只要在国内完成晶圆切割、性能测试这些步骤,最后出厂时印的就是“中国制造”,不仅能享受国内的政策优惠,还能直接对接本地客户,省了大笔运输和关税成本。

现在中国把这规矩明明白白摆出来,其实是把选择权给到了全球芯片企业,想进中国市场?行,来国内生产,既能沾到产业链配套的光,又能拿到庞大的订单,要是还抱着“卡脖子”的心思,那不好意思,中国自己的芯片企业正憋着劲突破呢。

就像之前华为被制裁,反而加速了鸿蒙系统的落地,现在国内的智能设备上,鸿蒙的身影越来越多,中芯国际虽然面临设备限制,但也在一点点突破工艺,去年还推出了适合汽车电子的芯片。

美国这政策短期可能让英伟达赚点快钱,但长期看,反而把更多芯片生产环节拉到了中国,等这些企业在国内扎下根,跟本土的材料、设备企业磨合熟了,中国芯片产业链的韧性只会更强,到时候别说“卡脖子”,恐怕美国自己的芯片企业都得抢着来合作。

其实说到底,不管是当年的“洋火”还是现在的芯片,中国从来不怕被倒逼,越有压力越能激发出那股“别人能造我们也能造”的狠劲。

现在美国和中国的这波芯片政策博弈刚拉开序幕,你觉得最后是美国守住了技术优势,还是中国把芯片产业链扎得更稳?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128

猜你喜欢

小斌斌说科技

小斌斌说科技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